晚报记者 陈伟
■ 表彰类型
时代新人
■ 入榜理由
黄文培,毕业于四川省灌县林业学校,勤恳工作40余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奖励。2018年,被评为“四川好人” “中国好人”。
■ 榜样格言
我兑现了自己60年前的承诺,与竹林为伴,以竹荪为命,为百姓造福,这是我一生的追求。
■ 榜样事迹
1951年,黄文培参加工作,在当时的楠竹经营所工作。上世纪70年代初,看到竹林中的野生竹荪年产量仅仅150公斤,形成了“等价黄金”的局面,便萌生了人工种植竹荪的想法。此后,以黄文培为首的技术团队,便踏上长达数十年的人工培育竹荪之路。当年因技术装备的限制,黄文培带领的技术团队,踏遍了竹海有幸找到几株野生的竹荪,并成功提取到菌种。因储存、消毒设备缺乏,土法洋法齐上,经历了菌种生长能力不强,也经历了菌种消毒不严而死去。直到1986年,竹荪菌种才从野生竹荪中提取并试制成功。同年,第一株人工培育的长裙竹荪问世,并一举囊括亚太国际博览会银奖、四川省科技进步奖等国内外大奖。
今年,85岁高龄的黄文培仍然跋山涉水,在长宁的绿水青山中,不断探索“长宁竹荪”这一真菌皇后制种、绿色种植、采收。目前,长宁县已成为中国3大竹荪生产基地之一,长宁“长裙竹荪”种植全国知名,产量和商品量占全国市场三分之一,竹荪成了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龙头”产业,获得国家产品保护称号。黄文培推广“长裙竹荪”人工栽培技术,带动了当地6万户群众脱贫致富。现在,最能彰显长宁旅游特色的“全竹宴”,亦称“熊猫大餐”已成为游客到长宁必吃的美食。
随着种植竹农的增多,荪种亦面临退化的风险。黄文培退休后,仍坚持在蜀南竹海山中,不断把竹荪新品种研制、竹荪种植技术规范等推向深入。现在,黄文培身患高血压等疾病,每日仍坚持奔波于竹海景区和敬老院两地,开展竹荪试验,培育竹荪新品种,希望实现长宁“一年四季都产竹荪”的目标。几十年的坚持和奉献,让种竹荪的、不种竹荪的人,都知道长宁有个“竹荪婆婆”黄文培。
■ 学习榜样
市民赵先生:“竹荪婆婆”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信守承诺,造福百姓,使命感化作了坚守的动力。向老人家学习!
新闻推荐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助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万人手写家书 优秀作品展示
亲爱的父亲:您大概从来没有见过你女儿给你写过信吧,这或许就是那第一次。时间过得很快,在不觉间,那当初躲在您臂膀下的人也有...
长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长宁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