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新闻 南溪新闻 宜宾县新闻 江安新闻 长宁新闻 高县新闻 筠连新闻 珙县新闻 兴文新闻 屏山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宜宾市 > 珙县新闻 > 正文

苗族古歌重焕青春

来源:新珙县 2015-07-20 07:46   https://www.yybnet.net/

苗族古歌是流行于珙县苗族地区的一种民间文学,是十分珍贵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于2007年被列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5年以来,苗族古歌的保护工作就逐步有序展开,通过近十年的不懈努力,苗族古歌得到了有效的保护、传承和发展,重新焕发出了灿烂的青春。

600余年的传统文化汇集

珙县苗族是外来的迁徙民族,从元末民初开始迁入,已有600余年的历史。苗族的迁入,将苗族古歌带到了珙县,祖祖辈辈口传心授,并且长期同汉族和其他民族和睦相处,生产上相互支持,文化上彼此影响,生活上互相依存,他们既保持了自己的传统文化,又吸收了其他民族文化的精华来丰富自己,其苗族古歌经过世世代代的口头传承和锤炼,得到不断地丰富和发展,逐步形成自己独具的特色。

苗族古歌,是以苗族关于天地、日月的形成和运行,万事万物的产生和变化,物种及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以及苗族婚礼、丧仪等为叙述内容的古老歌谣群体。苗族历史上没有自己的文字,对历史上所发生过的许多事件,他们无法用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只能将这些事件编成歌谣、故事、诗歌或融入习俗中,创作与传承只能靠历代人口口相传,用歌谣、故事和习俗的形式传播自己的历史。流传于珙县的苗族古歌,大致可以分为四类:创世古歌、丧仪古歌、婚礼古歌、生活古歌。

地理位置上,苗族古歌主要集中分布在罗渡苗族乡,玉和苗族乡和观斗苗族乡以及洛表镇、底洞镇、王家镇、洛亥镇、等苗族聚居地区,上罗镇、曹营乡、石碑乡、珙泉镇等地也有零星分布。

传统民族文化的瑰宝

珙县苗族古歌地域特色十分鲜明。一是内容丰富。古歌涉及面很广,包括民族创世、迁徙、征战、婚姻、爱情、丧葬、节庆等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内容,可以说是苗族社会历史的一部百科全书。二是想象奇特。古歌向世人展示出一幅幅苗族古代神画故事的瑰丽画卷,表现苗族先民不畏强暴,不怕千辛万苦的创世精神、洋溢着浓厚的浪漫主义情调。三是风格鲜明。珙县苗族语音属川滇黔方言,其古歌以押韵为主,重义和近义的句式占比重很大,一般是上下句相互映衬,成对出现,以不同的词汇和相同的意义叙述同一内容,这是珙县苗族古歌的独特风格。

珙县苗族古歌的价值也是无可估量的,主要来说可分为:一、苗族古歌艺术就是苗族语言的艺术,流传久远影响广泛的珙县苗族古歌,长期以来积淀了大量的古老而又原始的、原汁原味的苗族语言。为研究苗族语言提供了原始、真实的资料,具有很高的语言文学价值。二、珙县苗族古歌产生于古代苗族人民的创世史诗,是古代苗族发展、迁徙过程中一种原始文化的记载,歌词大多以劳动、生活、情感为主要内容,其语调自然流畅,内容纯朴感人,它还是珙县苗族历史的“写真”,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民俗研究价值。三、苗族古歌,在保持本民族语言特征的基础上,又具有地区性特点。古歌吟唱风格具有朗诵型与吟咏型的特点,注重歌词陈述,曲调随词语声调抑扬起伏的风格,有着率真质朴的语言个性和未加修饰的原生态性,具有很高的文学研究价值。四、珙县苗族古歌集历史、文学、音乐、民族学、美学于一身,以吟唱的形式反映了苗族人民丰富的哲学、历史、文学、政治、经济、民俗等思想和观点,对于丰富我国苗族的历史学、民族学、民俗学、语言学以及文学艺术创作,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保护苗族古歌 发扬传统文化

珙县苗族古歌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一直受到世人瞩目。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的发展和进步,苗族古老的文化也不同程度上受到新兴文化的冲击,苗族古歌发展至今,也出现了断层和失落。到二十一世纪初,珙县能吟唱苗族古歌的已从最高时的二百多人锐减到二、三十人,而且年龄都在五十岁以上,最大年龄今已经八十多岁了。抢救和保护珙县苗族古歌已刻不容缓、迫在眉睫。

在此基础上,珙县从2005年开始全面实施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内容包括:建立机构,落实人员,开展包括苗族古歌在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实施抢救性保护,充分调动县、乡、村各种社会力量,多次开展苗族古歌的普查工作,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手段,将苗族古歌各种资料真实、全面、系统的保存下来;加大保护力度,积极开展苗族古歌的非遗代表性保护项目的申报工作,不断提高保护级别;加大投入,加强保护传承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展传习培训活动,不断发展壮大苗族古歌传承人队伍;大力开展宣传展示活动,不断扩大苗族古歌的社会影响等等。

通过近10年的不懈努力,苗族古歌的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主要表现在:传承人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全县苗族古歌歌手从本世纪初的二、三十人,发展到了现在的156人。县内各苗族聚居地区,基本上都恢复了苗族古歌的演唱活动;收集、整理了苗族古歌大量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和实物资料,建立了较为规范的苗族古歌档案数据库,基本上扭转了苗族古歌濒临失传的局面;根据苗族古歌素材创作的《花山情》、《花山谣》、《亚罗卡的罗》、《朵荡之哟》等文艺作品,多次在国家、省、市获奖,使苗族古歌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得到极其有效的利用。罗渡苗族乡继2008年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以后,2014年再次以苗族蜡染、苗族古歌等为题,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014——2016年),这是宜宾市第一个国家级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历经沧桑的苗族古歌,如今了切实有效的保护和传承发展,虽然仍旧还存在一些保护方面的不足之处,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加以积极的保护和传承,苗族古歌终会重新焕发出青春的耀眼光芒!(郭晓娟)

新闻推荐

珙县召开二0一五年征兵工作会

近日,珙县召开2015年征兵工作会,会议总结珙县2014年征兵工作,部署2015年征兵任务。会议指出,征兵工作是建设强大军队和巩固国防的源头工程、造血工程、希望工程,相关单位要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

珙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珙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苗族古歌重焕青春)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