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曹艺琳 记者刘文强)近日,记者从珙县珙泉镇获悉,该镇采取多项措施,扎实开展野生毒蘑菇的宣传和防控工作,预防野生毒蘑菇中毒事件的发生,确保当地群众饮食安全。
目前正处在气温高、雨水多的季节,野生蘑菇生长旺盛,容易发生误食野生毒蘑菇中毒事件。珙泉镇扎实开展了野生蘑菇中毒防控工作,预防野生毒蘑菇中毒事件发生,确保群众饮食安全。
宣传到位,强化安全防范意识。该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预防和控制野生蘑菇中毒工作领导小组,召开预防野生蘑菇中毒工作会,对全镇的野生蘑菇中毒防控工作做统一安排部署,通过发放宣传单等形式,普及毒蘑菇中毒预防知识,提醒广大群众不采、不买、不卖、不食野生蘑菇,提高群众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目前全镇共计发放《预防野生蘑菇中毒宣传单》宣传资料300余份,增强群众的食品安全意识。
监管到位,消除食品安全隐患。结合日常工作,走村入户开展宣传防控工作,提醒群众切勿擅自采食、出售、加工野生蘑菇。组织镇食药监所、农技站、社事办开展集中检查活动,加大市场监管力度,采取“堵源头、查流通、清市场”的方式,加强对市场摊贩、餐饮、学校食堂的监督管理,要求各餐饮单位把好食用菌采购关,不得出售和供应来路不明的蘑菇。同时要求各村食品安全信息员加强巡查,有效防范误食野生蘑菇等集体性食物中毒事件。
预案到位,确保安全事故零扩大。结合镇情实际,及时修订完善食品安全预案,进一步明确责任,细化措施,要求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做好野生蘑菇中毒救治药品准备工作,提高预防控制野生毒蘑菇中毒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同时还落实镇村干部24小时值班制度,畅通食品安全事故信息报送渠道,灵通消息,及时掌握野生蘑菇中毒事件相关信息和处置工作动态,防患于未然。
新闻推荐
□珙县下罗二小冷永翠《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让学生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这是从学习主体发展的内在需要出发的。那么,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