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市珙县下罗镇一小 李德强
邱学华老师用他的毕生精力与全部才思所培育出来的“尝试教育”,像燎原之火一样,点燃了基础教育领域内尝试教育的革命。
小学语文教学,教学的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文字,打好听、说、读、写的基本功。而阅读教学则是听、说、读、写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搞好阅读教学,达到叶圣陶先生说的“教是为了用不教”的目的,使学生自身的能力得到全面发展,是现在小学语文教育的根本目的。
语文教学,以字、词、句、段、篇基本功训练和听、说、读、写基本功训练为着力点,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认识能力、理解能力能力、概括能力、应用能力等。要做到以上这几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课前阅读文章,预习课文。
这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检测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这一步中教师要给好预习提示,教给预习方法,使学生的预习有目的地进行,使预习行之有效。这就是学生学习的“尝试”,学生通过认真预习可以知道自己欠缺什么,是字的音形义不懂,还是无法理解片段的意思。对于不懂的字词则可以在课前利用工具书查询学习,以此来提高自己的素质,同时帮助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二、课堂教学中的“疑”和“问”。
疑问是一切学习的基本支撑点。教师在课堂中要积极鼓励学生对文本质疑,课堂中的疑问恰是学生求知欲强烈的体现,也是学生学习的又一次“尝试”。这一步实现的基本条件,是提升学生自身能力的最佳方法,以提问的形式理解文章,不仅能使学生口述能力得以提高,而且还有助于学生对文章主旨的把握,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自己能尽快地掌握文章的中心。
三、课后的复习和课外阅读。
课后的回读是对文章中心的进一步理解。通过课前、课间、课后三步反复阅读,学生先试,教师后讲,才能真正对文章的意义进一步理解,了解自己对文章的掌握情况,知道自己在学习中的不足和易疏漏的地方,达到引以为戒。其次是课外阅读,实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也同时是对教师在教学中是否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的检验,是达到“不教”或“放”的一中检测。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各项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扩大阅读量,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这个世界,而且也有助于学生知识的积累,写作能力的提高。
总而言之,阅读是学生以及所有人提升自身素质,提高能力的最佳方式。在“尝”与“试”中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行之有效的阅读技能和技巧,那么我相信学生的阅读能力一定会“光芒四射”。
新闻推荐
本报讯(周洪)近日,珙县人民法院在淘宝网上首次尝试网络司法拍卖,对一辆牌号为川QF7012的小轿车进行网上公开拍卖,最终以人民币47541元成交,相比26541元的评估价,溢价2.1万元。珙县法院此次网络司法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