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郭刚)近日,笔者从珙县珙泉镇获悉,该镇立足自然优势,围绕“开发一株树、做优一粒茧、盘活一片地、富裕一方人”的产业发展思路,加大扶持与指导服务力度,大力推进蚕桑规模化连片种植,支持贫困农户发展蚕桑产业,使当地贫困户早日脱贫致富。
近年来,珙泉镇聚焦三个转变增强脱贫能力,该镇从“单打独斗”向“抱团发展”转变,完善“龙头企业+基地+共育户+农户”的蚕桑一体化经营模式,集中成片发展蚕桑2500亩,全镇蚕桑种植面积超过3000亩;从“要我脱贫”向“我要致富”转变,加强宣传和扶持力度,免费给农户提供蚕桑种苗、肥料补贴与技术支持,对桑园采取租赁、转让、入股、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推动桑园经营权向专业大户、专业合作社流转;从“传统农业”向“循环经济”转变,加大蚕桑综合开发力度,打破桑树只能采叶养蚕的传统做法,探索“桑——菇——肥”、“桑——蚕——渔”等发展模式,拓宽产业链条,利用栽桑养蚕附加值助农增收。
该镇实施以油菜、蚕桑、柠檬为主线,花椒、茵红李、核桃等农产品为补充的“3+X”特色种植业发展模式,严把“投入关”,解决农民不敢干的问题,镇财政每年安排50万元蚕桑发展经费,用于补贴蚕农发展蚕桑,整合“金土地”、“一事一议”等项目,使全镇主要蚕桑种植区桑园、桑路、桑水等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严把“技术关”,解决农民不会干的问题,大力推广现代蚕桑科技,开展系列化科技养蚕和定期培训,利用农民夜校蚕桑实训基地开展蚕桑生产实用技术和新型蚕用农机具推广,提高机械化水平,降低劳动成本。
珙泉镇还调整全镇蚕桑种植布局,将产业发展与石漠化治理相结合,通过“坡改梯”、“金土地”工程,利用桑树特有抗旱能力以及防风固土能力,优化土地利用,防止土地石漠化;将产业发展与乡村旅游相结合,打造蚕业+文化、蚕业+旅游、蚕业+特色小镇、蚕业+美丽乡村的生产、生态、生活融合的田园综合体。
据悉,2017年该镇累计发种847张,同比增长82%;产茧量达39881公斤,同比增长105%;实现产值194万元,同比增长157%;年产茧量400公斤以上的种植大户23户。
新闻推荐
总投资5.8亿元 100万人受益 珙县省道S436玉观路 升级改造工程项目开工
本报讯(单华燕)11月28日,省道S436玉和至观斗二级公路升级改造工程项目开工奠基仪式在珙县洛亥泰和村举行。该项目总投资5.8亿元,路基宽度8.5米,二级公路技术标准,沥青混凝土路面,全长42公里,预计2019年底...
珙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珙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