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记者 刘佳 文/图
刚满50岁的周福英的人生履历上,只有唯一的一个工作岗位:江安县仁和乡佛耳岩学校来龙村小学教师。31年了,她的生活半径,绝大部分就在学校周边两公里范围内。教书育人,和山区的孩子们相守,别人看来清苦无比的生活,在周福英的心里,却被只求付出不问收获的快乐充实得满满当当。只要孩子们学到了知识,翅膀长硬了能够飞出大山,周福英说,这就是她的愿望。
■ 暑假依然忙碌
7月11日,酷暑里的一个艳阳天。来龙村小已经放暑假十来天,3个学生又和周福英一起来到了学校。3个孩子分别是已经毕业的六年级的周蕊、陈静和朱永琪。孩子们说想请周老师再帮他们温习一下学过的功课,以及帮他们拿拿主意,究竟是到佛耳岩学校读初中还是去更远的乡上?
平时,无论学校还是家里发生的事情,孩子们都喜欢征求一下周老师的意见。在他们的心里,周老师是严厉的老师,更是温柔细心的妈妈。每一个学生都是她的儿女,作业题做不起了,生活费没有了,和家里人闹矛盾了……周老师总是能想出办法让他们解开皱起的眉头。
可是,对孩子们如何选择学校这个问题,周福英不能像其他事一样帮他们决断。她一一分析了3个孩子的学习、家庭、性格等情况,让孩子们还是和父母商量,再做出决定。
陈静说,他们这个毕业班有22个孩子,其中包括她自己有19个是留守儿童。“6年了,我们基本上每天都和周老师在一起,我们舍不得她!”陈静略有些低沉的话语,让一旁的周福英红了眼眶。
这不是周福英第一次和孩子们分离。6年了,2000多个日日夜夜的相伴,周福英和孩子们,早已是再熟悉不过的亲人。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周福英明白,孩子们的离开,是为了以后更好的发展。而她,新的一学期,又会迎来新的孩子们,教他们读书、认字、算数,学会做人、拥有梦想,她的担子依然很重。
■ 甘愿奋斗一生
来龙村地处江安县百竹海腹地,离县城约60公里路程,山路蜿蜒,至今没有客车。村民的出行,大多靠摩托车或是面包车,要到仁和乡场镇赶集,也是一桩“奢侈”事。因此,大家更愿意到相距40公里的泸州市纳溪区合面镇赶集,两个分别为宜宾和泸州的最偏远的乡镇,因此有了频繁的交集。
周福英的家,在与来龙村毗邻的朱家沟组,每天,她从家中步行到学校,需要近二十分钟。
为了让周福英全心全意教书,年过七旬的老父亲还在田间忙碌,老迈的母亲拖着重病的身体操持家务,早过了“知天命”年纪的丈夫常年在外打工挣钱寄回家。全家人对她的支持,皆因那简单质朴的信仰:教书育人是最神圣的职业。
除了周福英以外,来龙村小的老师换了一个又一个。而正是因为有了家人的理解和力撑,周福英才得以心无旁羁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中。
对于家乡和孩子们浓得化不开的情感,让周福英将大半生的美好时光融进了这无边秀丽的竹海风光。
周福英无怨无悔前半生的日夜操劳,甘愿在平凡的岗位上呕心沥血,亦享受孩子们学有所成时带给她的成就感。她为自己是一名人民教师而感到骄傲,也愿意为之奋斗一生!
【记者手记】
淡定从容的人生境界
在来龙村小一间宁静的教室里,聆听周福英的故事,仿佛浸润在林间的清泉中,清新之意直抵心胸,将世间的酷热和骄躁统统挡在了门外。
质朴的微笑一直荡漾在周福英的脸上,平和而从容。在一个无比繁华的时代里,我们需要这样的纯粹、自然、淡定,这才是修炼过后更高的人生境界。
新闻推荐
晚报讯日前,笔者从江安县住房公积金管理部获悉,截至6月30日,江安县住房公积金归集总额6.6亿,贷款总额4.3亿,为全县约2.4万人改善居住条件提供了资金支持。1—6月,新增归集7270.47万元,完成年度目标...
江安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江安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