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敏
翠屏区是四川省宜宾市的中心城区,辖区85万人口中,有40万农村人口。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使得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务工,随迁上千名适龄上学儿童在城区中小学就读。进城务工人员大多工作时间长,导致与孩子一起生活却难见面,从而在城区产生数千名“新留守儿童”(新留守儿童指的是在城市里生活和学习,却较少接受父母关心照顾、较多受到周边社会环境影响的非城区籍儿童)。
如何做好“新留守儿童”的关爱工作,翠屏区教育局积极探索,借鉴发达地区先进经验,打好学校主阵地这张牌,扶植优质关爱阵地,丰富阵地活动内容,绘“新”留守儿童生活。
优化主阵地
采用“校区”办学模式,扩大名优学校办学规模,提高接受学生能力。保证城区中小学每年提供2000多个学位,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需求。引进、公招优秀教师,实施“区管校聘”教师管理制度,优化教师队伍,提升学校软实力。结合学校特色创建,开展“非遗传承”、“开心农场”、“图书漂流”、“茶艺表演”等活动,优先吸纳“新留守儿童”,发现、培养学生兴趣和特长。开设“心理健康”校本课程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处理心理问题,稳定学生积极乐观心态。
培植多阵地
区文明办、区家长总校、宜宾市青少年宫三方合力,建设城区 “四点钟学校”,挂牌各城区小校。教育局统筹,各中小学校根据实际建成 “温馨家园”、“心理咨询室”等关爱阵地。添置电视、乒乓球桌、长途电话、电脑、图书、心理沙盘等设备设施,建立一支由团队干部和青年志愿者为主体的志愿队,定期收集新留守儿童心愿,帮助实现微心愿。培养一支具有心理咨询师资格的心理辅导员队伍,定期做好心理专题讲座,按时接受学生咨询,保障学生健康成长。
发挥阵地魅力
发挥“四点钟学校”挂牌学校的优势作用,开展多种兴趣班、特长班等社团活动,吸引“新留守儿童”根据个人喜好参与,填补了学校放学后、家长下班前,学生无人看护的真空。着眼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依托6个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利用寒暑假期,分批开展“古镇游”、“茶乡情”、“4S真人野外生存战”等实践活动,丰富学生假期生活,极好地解决了新留守儿童假期无人监管的难题。
新闻推荐
晚报讯住宅小区的电梯一旦出故障,就常会发生住户被关在里面的事。这不,家住宜宾南岸鼎业兴城小区的业主陈女士近日就遇到了,他们一家3口人被困在电梯里长达40分钟后,才被解救出来。■被困电梯按呼叫...
宜宾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宜宾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