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记者 冯憬
四川省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委员会、四川省教育厅于24日向全省各市州招考委、教育局下发《关于2016年四川省普通高考使用全国卷有关问题的通知》,四川从2016年起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开始使用全国卷,实行分步推进,平稳过渡。2016年使用全国卷的科目是语文、文科综合(政治、历史、地理),以及外语科小语种(含听力)。
回归全国卷是大势所趋,是今后教育的发展方向,更能体现教育考试公平。对于考生和教育工作者来说,能做的就是适应新形势。那么具体来说,是什么样的新形势,需要怎么样来面对和适应?记者就此采访了宜宾市一中语文和文科综合两方面的专业人士,他们是在职高三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也对学科有着较为深透的研究。
据悉,早在上一学期,看准今后高考的发展方向,宜宾市一中的教师们就开始着手研究全国卷和四川卷的不同了。目前,使用全国卷二已明确,宜一中师生正以2015年全国卷考试说明为参照来进行复习,同时也在关注2016年新的考试要求。
[主要区别]
宜宾市一中语文教学学术委员、2013级语文备课组长代兰艳认为,全国卷和四川卷的最大区别有两点。
第一个区别在阅读主观题部分。全国卷是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二选一,其中的实用类文本阅读,近几年都是考的人物传记;而四川卷一般只考文学类文本阅读,不涉及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二个区别在作文部门。全国卷题材更为灵活,更加贴近生活;四川卷则哲理性较强,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套作。
总的来说,全国卷考得更开放、更灵活,更加与社会生活接轨,与时代同步,更注重考察考生的语文素养、综合思维。由于不怎么考察死记硬背的东西了,相对于四川卷来说,全国卷反而减轻了学生的负担,更为科学和公平,也因此而受到师生欢迎。
[如何应对]
对于考生,应该怎样来应对新的变化?
对此,代兰艳认为,一是应该加大阅读量,注重阅读积累,在阅读中提高语文素养;二是要多关注社会生活,多关注时政、社会热点;三是要多研究近几年高考全国卷的真题,来熟悉题型和试题特点。
[主要区别]
宜宾市一中地理教学学术委员、硕翰学院地理备课组长杨斌分析,全国卷和四川卷最大的差异有几个方面。
一是试卷结构不同。全国卷有选修模块,三选一。以地理学科为例,问答题是自然灾害、环境保护、旅游地理三选一;四川卷没有选修模块,而是把这几方面内容融入各种题型中。这两者的区别,主要是全国卷增大了考题阅读量和答案书写量。同时,全国卷是政治、历史、地理三科同堂合卷;四川卷是三科同堂分卷。
二是分值分配有差异。这主要体现在地理上,全国卷的选择题比四川卷少1道,为11道,改用全国卷后,选择题的分值就由原来的48分减少为44分,同时综合题也就相应地由52分增加为56分了。综合题的分值加重,难度自然上升。这一点上,历史和政治倒没有变化。
三是答案的赋分标准有差异。四川卷,一般答到一个要点给2分,较为固定;而全国卷则不同,一个要点的给分,从1分到4分都有可能,具体给多少分,要看考生答案的综合表述情况,更侧重考察考生的思维能力和过程。也就是说,一个是考察知识面,一个考察综合能力。
四是命题立意不同。四川卷还处于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的过渡阶段;而全国卷已完全以能力立意,测量与选拔具有潜在能力的学生。
[如何应对]
杨斌认为,教学中,复习重心和方式要有变化,要从单一地重建知识,转变为对学生思维能力、学科素养的培养。要多结合热点,进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学生也要转变学习方式,改变学习方法,多进行启发式、探究式的训练,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要积累生活常识,拓展视野,开阔思维。考试中,要从四川卷的横向式知识面,转向全国卷纵向的、层层递进式的思维。
全国卷的使用,意味着教学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新常态下,“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态度已过时,现在应是“一心要读圣贤书,两耳要闻窗外事”了。
新闻推荐
晚报讯昨(27)日,宜宾市委中心组(扩大)学习会议举行。会议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省委十届七次全会精神,以及省委书记王东明在省委人大工作会议和省委政协工作会议...
宜宾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宜宾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