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讯 昨(19)日,“法治中国·走进四川”大型采访活动分兵两路,先后到了市司法局、临港企业服务中心、南岸街道办事处、江北实验小学。在集中采访中,媒体记者们感言:宜宾依法治市亮点纷呈,很有特色。
在市司法局办公区域,宣传栏上以文图并茂的形式,记录了宜宾依法治市的进程,也展示了不少新成果,全市涌现了张芙蓉、彭传忠等叫得响的先进典型。在构建“大调解”工作格局中,充分建立人民调解组织并覆盖到医疗、交通、物业管理、教育、旅游等各行各业。结合“法治宜宾”创建活动,在城市街道和乡镇显著位置设立“调解文化”长廊,在集中住宅小区创建“调解文化大院”,在集贸市场、大型工地、学校等人口密集的地方设置人民调解宣传栏,促进依法治市“生根开花”。
临港开发区为解决企业办事审批难、审批慢、跑路多的问题,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关键少数”作用,打破部门权力固化,全面整合、彻底精简,依法依规做好顶层设计,成立了川南第一个行政审批中心。将企业设立由过去工商、质监、国税、地税四部门多头办理,改为现在的“一表申请、一套资料、一口受理、信息互认、四证合一”的新模式,于今年3月发出川南第一张“四证合一”的营业执照。现在,企业注册所需时间由原来的至少6天,缩短为资料齐全现场即办,最多一天。
在南岸街道办事处,采访团一行就建设“法治南岸”对机关工作人员、社区工作人员以及居民进行了集中采访。街道注重领导责任落实到位、议事规则执行到位,充分发挥社区作用,培养选拔法治责任人和典型人。通过加强“向导型”“参与型”“渗透型”法制教育,培养群众法治思维意识。南岸街道用法治思维推动发展,以法制服务促进民生,不断提升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
采访团来到江北实验小学,了解依法治校方面的举措和经验。在推进依法治校工作中,江北实验小学形成了法治网格体系、法律责任体系、法治实践体系和法治示范引领的“三体系一引领”工作模式,确保取得实际效果。通过法制实践,强化师生“无烟日、禁毒日、国防教育日、宪法日”等主题日教育,寓法制教育于课内外活动之中。
“宜宾依法治市很接地气,落地效果明显,好的做法真不少。”《四川法制报》记者这样评价。采访团一行表示,将做好宜宾依法治市经验的宣传报道,为宜宾法治建设加油鼓劲。晚报记者 江华 文/图
新闻推荐
昨(20)日,几名园林工人在宜宾城区南岸酒都路给行道树刷白。据了解,为确保宜宾市翠屏区的行道树顺利越冬,消灭病虫害滋生体,近日,翠屏区城市绿化工程处全面启动城区行道树冬季刷白工作。连日来,园林工人紧...
宜宾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宜宾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