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记者 郑蓉
“理财”对于许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而言,似乎很遥远;实际上,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如果就业之初就没有好好规划或者谨慎尝试,只能是在理财路上徘徊不前。
张敏是宜宾某国企的一名会计。虽然每天与数字金钱打交道,也尝试着进行了一些理财投资,但五年来收获并不大。在此,她愿意把自己这几年的理财历程和心得与大家分享。
■第一年 “打白板”
2010年刚开始工作的时候,除去“五险一金”的相关费用,张敏每月工资到手只有1900多元。虽说与父母同住每个月不用支付房租,连伙食费也免掉了,但刚从学校毕业出来的张敏,手里有钱自己支配的感觉瞬间不同。所以这一年张敏买了各种需要的不需要的东西,再加上外出旅游,这一年下来,张敏没有任何结余。“那一年,我在网上买了太多乱七八糟的东西。结果没有存下钱,可以说是‘打了白板’。”张敏回忆说。
■第二年 定存带来的惊喜
2011年春节,张敏看着自己空空的荷包有点着急。春节时,她在某理财网站看到了定存的重要性,所以决定每天都要做一笔定存。
下载了银行的网上银行,张敏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情就是定存。这样竟然整整坚持了11个月!
“每天定存之后,我就当那笔钱自己已经花掉了;荷包里剩下的,只能有多少钱办多少事,无形之中就控制了许多不必要的开支。”张敏回忆。
到了2012年底,张敏年终总结的时候,发现自己的定存账户里竟然有了约1.5万元。这是张敏大手大脚花钱行为的结束,也是张敏自己积累的“第一桶金”。
不过后来张敏暂停了定存,一是因为定存比例拿捏不合适,定存太高收益太低,第二是觉得每天操作太麻烦。
定存心得:
A、定存是理财的开始。
B、定存比例不能太高。
第三年 基金定投
取消定存后,张敏把眼光转向了基金定投。
2012年初,张敏开始选择基金。因为自己是积极型投资者,所以偏好风险大一点的定投。张敏筛选了一下大公司,盲目地选了几个四五星的产品就进行了定投。每支基金满足最低定投额200块钱,定时不定额;中途也经历了因为卡里余额不够,定投暂停的情况。
“那个时候完全是跟着感觉走的,两年下来,基金定投收益率在9%左右,其中一只基金比较高,达到了18%。但是因为我本金少,一个月也只投入200元左右,所以我再度不知道银子花去哪儿了。”张敏说。
基金定投心得:
A、基金定投要持之以恒,才能分散风险。
B、要舍得花资金做定投。
■第四年 纸白银
张敏选择的第二份理财产品是纸白银。
2013年,按着亲戚朋友的指引,张敏开始购买纸白银。
拿着当时手里仅有的5800元,张敏进入了这个陌生的市场。没有对国际国内市场的学习,没有基础黄金白银市场基础知识,张敏仅凭感觉做超短线,两三天有微小收益就卖出———最后发现,这些微小收益全部用来支付银行的手续费了。
那几年纸白银炒得比较厉害,一路从3、4元飙升到10元左右,张敏一度兴奋异常。
2013年10月,张敏买了纸白银之后就外出旅游。等过了几天回来一看盘面,纸白银价格一路狂跌。因为初入理财场,张敏不懂止跌,只幻想着还能慢慢涨回来回本,所以一直不出场。结果到了现在,张敏的5800元亏得所剩无几。
纸白银投资心得:
要熟悉产品的背景和交易内容。
■第五年 悲催的股票
2014年年中,张敏怀着“万丈雄心”进入了股市。
“一入股市深似海啊!从最开始将闲散资金投入,到后来刷信用卡套现投入,好多像我这样的新手似乎永远不知道市场的险恶,已经被迷惑了……”张敏现在还在分期还当时刷的信用卡。
在大跌之前,虽然本金不多,但是张敏的总体收益率已经差不多有50%了。丰厚的获益让张敏“膨胀”了,她把自己能筹集到的所有现金都投入了股市,希望自己能够赚到一套房的首付。可是,大跌开始了。
“新入股市,我总想着在最高点卖,最低点买入,即使狂跌,利润一点一点被侵蚀,我也幻想着还能再涨回来。到后面想着要止损的时候,已经开盘跌停,无法卖出了。后来市场好不容易回暖了一点,我已经被深度套牢、无力补仓……”张敏非常懊悔。
股票投资心得:
A、要学会“止损”和“止盈”。
B、分批进入、分摊成本,降低风险。
新闻推荐
晚报讯11月30日,记者从宜宾市公交公司获悉,一名公交车驾驶员捡拾到一个钱夹,希望失主看到报道后尽快去该公司认领。据了解,11月27日上午,15路公交车驾驶员尹文俊驾驶一辆车牌号为川Q37678的公交车到达...
宜宾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宜宾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