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新闻 南溪新闻 宜宾县新闻 江安新闻 长宁新闻 高县新闻 筠连新闻 珙县新闻 兴文新闻 屏山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宜宾市 > 宜宾新闻 > 正文

盼整治 这些潜规则让消费者心太烦

来源:宜宾晚报 2016-03-15 20:29   https://www.yybnet.net/

晚报记者 冯憬

消费时,你遇到过行业“潜规则”吗?有什么方法可以避开这些“潜规则”,或者在遭遇这些“潜规则”后,该怎么样面对和处理?根据宜宾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相关统计数据,以及晚报热线所接到的反映,汽车强制消费、餐饮乱收费、预付卡消费、线上团购、家装、家电等,是消费“潜规则”的重灾区。

市消委会提醒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一旦消费者遇到不合理的“潜规则”,要学会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潜规则1:自带酒水要收费

■反映:

部分餐饮店向消费者收取酒水开瓶费、消毒餐具费等,有的设置了最低消费门槛。

■案例:

前不久,市民周先生和几个朋友在一家餐馆里吃饭。因为周先生家里正好有两瓶朋友们喜欢喝的酒,于是就带了过去。可是店家并不买帐,对周先生带去的酒非要收取开瓶费。最后,还是周先生妥协了。

年初,董女士和朋友去某歌厅唱歌,顺便带上了两打啤酒。点饮品时,董女士就只点了茶,没有点酒。服务员看到董女士带过去的酒,就告知那两打啤酒不能在他们歌厅里喝。好说歹说,结果是董女士付给商家300元开瓶费,才在那里开了那两件啤酒喝。

“在餐馆吃饭,一般店家的消毒餐具都是要收费的。另外,进雅间,不是收取雅间费,就是设置最低消费门槛。”董女士对这些“潜规则”也多有体会,“很多时候,由于时间和精力的原因,也出于‘面子’的考虑,大家对于这些‘潜规则’虽然有意见,也只能被迫接受。”

■提醒:

许多餐厅酒楼都禁止消费者自带酒水,如果消费者自带酒水,酒楼、餐馆就要收十几甚至几百元的开瓶费。而且,开瓶费收费项目及标准没有在店堂、餐桌或餐牌上明示,却暗地增加在账单上,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包间费、服务费等,也是餐饮行业普遍存在的价外特殊收费项目,而这些收费在事前往往不告知消费者。市消委会提醒消费者,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餐馆单方面规定的开瓶费等项目,必须在店堂、餐牌上公开具体的收费标准,否则,就侵犯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和选择权。另外,在法律上,保障用餐安全,是餐饮经营者本身应尽的法定义务,其中包括食品、环境、餐具和服务人员的健康等多个方面。而《餐饮业经营管理办法(试行)》第十二条规定:“禁止餐饮经营者设置最低消费。”

潜规则2:长期服务难长期

■反映:

美容卡、健身卡、电影卡等各类消费预付卡,服务中有一些问题。消费者如果对其服务不满意,要退卡也很麻烦。尤其是长期卡,办理了之后才发现,原来长期服务可能是难以保障的。

■案例:

章女士在宜宾城区南岸一家美容院做护理。在美容师的热情服务和劝说下,她办理了一张长期卡。“办三个月卡、半年卡或者年卡,通常意味着至少四位数的消费。”章女士说。某些美容院在顾客办卡后不久就人去店空。即使是品牌连锁的美容院,也偶尔有类似情况发生。上一次,章女士办了年卡后不久,开卡的美容院就关门了。章女士辗转联系到这家美容院,听说还有分店,美容卡可以在那些分店继续使用。“可是那些分店离我的家和单位都比较远,非常不方便。我想退卡,但是美容院说不能退,还找出各种理由。”章女士说,不过还好,至少那张卡还能继续使用,她的两个好朋友就没那么幸运了,以前在一家小美容院办理的半年卡,刚用了一个月不到,就找不到店家了,卡只好作废了之。

易女士也有类似遭遇。她在老城区一家头饰店消费。当时,头饰店店员动作麻利,不一会儿就给易女士做了几个花式发型,让易女士好好地美了一番。同时,那名店员嘴也灵活,给易女士提供了好几个消费方案,少则几百元,多则几千元。在手勤嘴快的店员面前,易女士很快就“投降”了,选择了一千多元的头饰品。这些饰品本身的价值并不高,之所以卖出了高价,是因为附加了服务,也就是之后易女士可以随时过去做发型,而且服务是长期的。由于那家头饰店离家近,易女士去做了两三个月的发型,倒也方便。可之后有一次,易女士再去,发现那家店已关张,店面改做了其他生意。电话联系原来的店家,被告之可以到其他分店去做发型。可是,那些店离易女士家远,易女士去了几次,感觉不方便,也就放弃了。

■提醒:

市消委会秘书长李玉林提醒消费者,《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试行)》第十九条有规定:“记名卡不得设有效期;不记名卡有效期不得少于3年。”消费者在办理各种预付卡时一定要谨慎,应想清楚商家推出的服务项目是否适合自己,是否需要长期的服务,避免一次投入过多。同时,由于各个商家情况不同,一定要先了解清楚商家的实力和信誉度等,以确保自己所办理的预付卡能够顺利使用。此外,购买前不妨先体验一下其实际服务水平,并事先询问好办、退卡事宜,切勿盲目办卡。在支付服务费时,要主动向对方索取发票等有效凭证。

潜规则3:线上团购遇“缩水”

■反映:

如今,网络团购、手机团购很火,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多的团购消费问题。有的消费者购买了团购券,到餐馆消费时却发现线上团购并非想像般美丽。

■案例:

市民陈女士就遇到过这样的事情。陈女士通过手机团购了一次餐饮,兴冲冲地去到那家餐馆时,却被告知“今天团购已满”。陈女士认真地查看手机上的介绍,根本就没有相关提示。与餐馆理论,服务员却说,他们餐馆确实有规定,团购“限每天前N位”。无奈,陈女士只好依“规”办事。“约好了朋友一起去吃东西,如果因为这个就取消,会扫大家的兴。另找餐馆吧,正是进餐高峰期,也麻烦,只好将就在那里吃了。”陈女士说,不过,这件事确实让人心里不舒服,如鲠在喉,过后,她对团购餐饮就没什么兴趣了。

无独有偶,雷女士也尝过团购餐饮的“苦”。她通过网站团购到一家常去餐馆的餐饮,随后同家人前去。这家餐馆倒是热情接待,并如约给予了优惠,一般人也看不出什么问题来。不过,因为雷女士是这里的常客,就发现不对了。原来,团购餐饮的分量和平常不同,“缩水”了。“明里是优惠,暗里却以减少分量来抵消了这部分优惠,所谓‘团购’,其实只是一种促销手段,‘障眼法’罢了。”雷女士说。

团购餐饮券不详细注明使用细则,导致消费者到店后商家以“每天团购额满”为由拒绝提供服务;或者是商家团购餐与平常餐分量不一致,“缩水”经营。这些都是餐馆服务中较为突出的问题。

■提醒:

随着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团购凭着价格便宜、方便快捷的特点吸引了不少人消费。市消委会秘书长李玉林认为,网上团购问题,明面看是新问题,实质还是普通的经营者不履行承诺的侵权行为。商家未提前告知消费者的条款,构成了“霸王条款”。

新闻推荐

抓好机关党建工作 提升驻村帮扶水平

晚报讯昨(15)日,全市2016年机关党的建设和干部驻村帮扶工作会召开,通报2015年度机关党建工作目标考评结果,总结部署全市机关党建和干部驻村帮扶工作。市委副书记、市干部驻村帮扶工作协调小组组长吕晓...

宜宾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宜宾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盼整治 这些潜规则让消费者心太烦)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