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已经冰冷的人重新焕发生机,给他永恒的美丽。这要有冷静,准确,而且要怀着温柔的情感,在分别的时刻,送别故人。静谧,所有的举动都如此美丽。”这是日本著名电影《入殓师》中的一句台词,曾感动了无数观众。死亡是人生的一环,让逝者带着最后的美丽和尊严离开,则是她们的职业。
3月30日,记者来到宜宾市殡仪馆,探索这个让很多人感到神秘和“恐怖”的职业———入殓师。
“把逝者在人世间的最美容颜留给家属,让逝者走得体面、让生者得到慰藉。”是曾芹和肖欢这两位90后女孩在工作中的最大追求。她们文文静静、爱美爱笑,如果不是因为她们穿着专业的工作服,你丝毫不会把她们和入殓师这个行业联系起来。
在遗体美容间,曾芹和肖欢静静地换上工作服,相互协助穿上蓝色的一次性入殓服,戴上口罩和硅胶手套。她们拿出剪刀,轻轻地剪开逝者身上的衣服。小心地用白布盖住逝者身体的重要部位,再褪去衣服,用温水细细洗刷、清理,这一系列的动作,只为不让逝者的皮肤裸露在外。基本清洁完成后,曾芹拿出粉饼、腮红,开始给逝者化妆。她的眼神专注,温柔地弯下腰,轻轻地为逝者打上粉底,抚了抚老人脸部僵硬的皮肤,让遗容看起来更自然些。又仔细的为逝者涂上腮红。一张毫无生气的脸渐渐泛起了红晕,逝者仿佛睡着了一般安详。
刚从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的肖欢说,当初选择这个专业是因为比较冷门,在父母和家人的支持下,所以自己选择了这个行业。在很多人看来,这样一个神秘的工作一定会有很高的薪水。与外界盛传的殡仪师工资多则过万,少则七八千的情况不同的是,她们的待遇很一般,肖欢透露,“工资最高的时候也只有3000多元。”
曾经做过护士的曾芹告诉记者,护士被人们誉为“白衣天使”,迎接生命的到来。在她看来,入殓师也是天使,人生有很多转折点,终点只有一个。能让每个人在生命的最后一程走的体面尊严和安详,入殓师就是天使。在生离死别的时刻,她们用轻柔的动作、娴熟的技巧、全身心的感情,甘做生命的摆渡人,让逝者留住世间永恒的美丽,为死亡描绘最柔和的生命线条。
面对未来,两名90后女孩希望,人们能尊重逝去的生命、懂得生存的价值、体会生活的真谛。摒弃传统的封建迷信思想,正确认识入殓师这一职业。因为所有尊重生命的职业都同样值得尊敬。
晚报记者 庄歌尔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庄剑记得在上个世纪的1988年,一个长途电话让我从位于都江堰的四川省林业学校教代会的会场走出来,然后到了成都火车北站,花了六元八角钱买了一张去宜宾的快车票,来到宜宾做了正在准备创刊的《宜宾日...
宜宾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宜宾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