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庭 宜宾市第二中医医院内一科住院中医师,毕业于广西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专业,从事呼吸、消化、肾病等内科工作多年,对内科常见病、多发病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及判断能力。
四、穴位敷贴方法:
敷贴方法:每次取药粉3~5克,生姜汁拌匀,用追风膏贴于穴位上。贴前先用温水热敷,洗净,干燥后贴药。
敷贴时间:一般贴3~6小时/次 五、“穴位敷贴”的注意事项:
1.不适合人群:经常反复咳黄浓痰和出血的病人、有皮肤过敏体质的人、孕妇、年老体弱者不适宜用本法治疗。
2.敷完药后最好等到6~10个小时以后再洗澡。
3.贴药后如皮肤出现水疱,应注意保护好创面,避免抓破引起感染。
A、治疗中注意事项:
1.每次贴敷3~10小时,每次间隔10天左右。
2.敷完药后最好等到6~10个小时以后再洗澡。
3.敷药期间禁食一些海味、冷饮、辛辣食物、肥肉等。
B、治疗中皮肤护理措施:
中药穴位敷贴之后,一般人的局部皮肤都会有灼热痒感和红润,若出现刺痒、肿、痛较甚或者起泡,可以及时将药贴揭下。对于起泡者,可以用消毒的针或者注射器抽干涂上紫药水就可以了。根据文献报到,这种情况的发生率约1%~5%左右。实践证明,反应强烈的病人疗效往往更好。因为所贴药物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通过经络气血直接达病处。
C、综合调养调护事项:
穴位敷贴疗法应根据病证和寒热虚实等性质,结合患者个体的体质状态综合分析施行。一般而言,“穴位敷贴”疗法适应于大多数的慢性呼吸道疾患,如支气管哮喘、老慢支、肺气肿、慢性咳嗽、慢性咽炎等。如果出现阴虚火旺、痰热、咳血以及皮肤过敏等情况,则不宜使用。
治疗期间,更应注意夏季特点,从饮食、药物及起居方面综合调养:
一是慎用辛燥之品,以防伤阴,夏季气候炎热,易伤阴液,而辛温香燥之品容易导致燥热内盛,暗耗津精,所以应慎食肉桂、花椒、大茴香、小茴香、狗肉、羊肉和新鲜桂圆和荔枝等等。
二是忌大量服用寒性之品,夏季炎热,往往易贪凉冷饮,若大量进食寒凉之品,则易致中阳受损,脾胃虚弱,甚至损及一身之阳气,轻则泄泻腹痛、恶心呕吐,重则造成阳虚宿疾。
三是慎食大量肥甘滋腻之品,夏季易生暑湿,湿热之邪侵袭人体,若服用大量肥甘之品,则易导致内外湿热之邪合击人体。
四是忌过量运动,以免汗出过多,导致气阴两虚。
叶晓姝 整理
新闻推荐
晚报讯“记者同志,请你帮帮忙,一定要帮我找到这位宜宾籍烈士的亲属。如果能够找到,我们可以筹集资金让其去丹东为烈士扫墓。”昨(26)日,一位来自辽宁丹东的大姐来到宜宾晚报社,有些焦急地说。大姐名叫吴...
宜宾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宜宾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