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临阵磨枪不快也光。距离2016年高考只有十几天了,考生在这段时间该重点关注哪些内容?如何掌握复习的节奏?晚报特邀高人为考生提供了锦囊妙计。今天,是时候打开这些“锦囊”了。
■“锦囊”1:研读考纲 回归教材
四川省骨干教师、宜宾市骨干教师、宜宾市师德标兵、宜宾市一中物理高级教师吴德超建议,考生在最后阶段应研究考试大纲,进一步明确高考内容、高考题型和试题难度;结合考纲,疏理考点,明确自己还没有掌握或掌握得不够好的考点,请教老师或同学逐一解决,不留知识死角。认真研读教材,教材是复习的依托,高考命题以大纲为依据,同样也以教材为依托,研究历届高考试题会发现每年高考试题有20%-30%左右的考题来源于教材上的文字、情景、例题、习题的改编。
■“锦囊”2:回归基础 明确重点
不少考生对最后阶段的复习不知所措,“到处奔波”看题。在吴德超看来,考生应根据自己在一模、二模中的总成绩合理定位,明确各科的目标分数,梳理自己在各科知识上存在的问题,确定自己在高考各科考试中重点要确保得分的题型,以此来确定后阶段学科复习的侧重点。
“不管哪个学科,这一段时间的复习应该把握的重点不再是做题,要坚决停止做那些繁、难、偏、怪试题,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用于回归到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复习和强化上来。”吴德超提醒,要想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抓好基础是非常重要的,高考试题中70%是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
■“锦囊”3:错题重做 直到真懂
吴德超说,考生要拿出相当的时间整理错题,应将自己在高考一、二、三轮复习,一模、二模、三模测试中出现的错误分类进行分析、改正,错题重做,直到真懂、会做为止,以避免在高考中重犯同样的错误。
■“锦囊”4:制定计划 高效复习
临近高考,一般各学校会增加学生自主复习时间,这个时候就要求考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规划最后阶段的复习计划,如何高效利用最后的复习时间,也是考生应注意的关键问题。
吴德超建议考生梳理还存在的问题,将它们罗列出来,制定一个高考倒计时10天或15天的复习计划,将要解决的问题分配到每一天中去,每天的复习中高考六科均要合理兼顾。这样的复习安排,就使最后的时间利用是有效的、高效的,每天均在解决自己的问题,存在的问题越来越少,信心就会越来越足。
■“锦囊”5:适当做题 保持状态
俗话说:三天不练手生。吴德超表示,在临近高考前,为保持竞技考试状态,考生要有针对性地做一些模拟题,但切记过多,过难。考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按正式高考的时间顺序,完整地做1-2套稍简单的模拟题,目的在于保持做题状态,同时提高应试能力和信心。
■“锦囊”6:劳逸结合 别想太多
宜宾市名师工作室成员、宜宾市课改专家组成员、宜宾市一中学术委员韩方提醒考生,要将知识体系、网状结构熟记于心,将考点知识运用如神;认真回归教材,注意查漏补缺,强化弱点,补齐短板;注意劳逸结合,不要疲劳参战;对于还未出来的考试结果不要想得太多,不要想得太复杂。
晚报记者 叶昌荣
新闻推荐
正在建设中的成贵铁路宜宾金沙江公铁两用桥。21日晚,成贵铁路全线关键控制性工程———宜宾金沙江公铁两用桥3号主墩顺利封顶。此次封顶的3号主墩和先期封顶的2号主墩是全桥六个主...
宜宾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宜宾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