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事故、车祸等无情地吞噬着人们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统计显示,我国意外伤害造成的死亡在居民死亡原因中占第四位。当面对各种突发灾害事件时,第一目击者如果能够及时正确的控制和处理现场,对伤病者实施初级的急救救护,可争取最高宝贵的黄金时间,对于降低死亡率、伤残率,减轻伤者痛苦,减少灾害损失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为了普及群众救护知识技能,增强广大群众自救互救意识和能力,宜宾市红十字会秉承“人道、博爱、奉献”宗旨,着力推进应急救护培训工作,积极开展应急救护培训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活动,同时以面向社会培训、项目助推进培训等举措拓展培训,传递红十字人道理念。2015年以来共培训发证急救员近1800人,开展普及救护知识讲座培训达620余人次,取得良好社会反响。
救护培训进企业
增强员工安全救护意识和技能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升以及行业安全工作发展需求,“救护”逐渐受到特种高危行业的重视,许多行业已将接受应急救护技能培训纳入相关从业人员职业资格,以达到自救互救、保护生命安全的目的。近年来,市红十字会先后在宜宾民航管理处、宜宾双马水泥、国家电网宜宾管理处、鲁能皇冠假日酒店等企业开展了急救员培训,得到受训机构好评。企业员工通过培训学习,不仅掌握了心肺复苏和创伤救护四项技术(止血、包扎、固定、搬运),也树立了安全生产、尊重生命的意识。
救护培训进校园
传递救护理念从学生抓起
“老师,地震发生时在学校寝室怎么逃生?”“颈动脉出血如何快速止血?”这是2015年4月,在市六中明德讲堂举办的应急救护知识讲座上的一景。三个小时的讲座结束后,学生们仍不愿离开,围着讲台纷纷向老师提问。近年来,市红十字会结合“5?8”红十字日、世界急救日等开展救护知识进校园活动,在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宜宾商职校、宜宾六中等开展救护知识讲座,培训师生近800余人;在市商职校、菜坝镇凉水井中学等开展防灾减灾知识竞赛,1800余名师生参加答题。在校师生对救护逃生知识展现了浓厚的兴趣,人道理念也在广大青少年心中根植。
救护培训进社区
助力安全示范社区建设
加强安全社区示范建设,构建“安全、健康、和谐”的社区家园,重在坚持以人为本、安全发展。加强应急救护,增强群众自救互救能力是安全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挽救生命、减轻伤残”的重要举措。市区红十字会先后在翠屏区南城街道、象鼻街道组织开展救护培训,共培训急救员150人。不少社区干部表示,培训不仅学到了救护知识技能,同时也增强了社区干部群众的安全防范意识,对创建全国安全社区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救护培训进社会
服务社会群众强技能
2015年来,市红十字会进一步完善培训制度,规范培训流程,建立了常态化的社会人群免费急救员培训机制,广大市民通过红十字会网站和培训报名群等渠道自愿报名参加培训,到目前已开展免费社会培训10期,培训发证急救员千余人。同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参加红十字会总会国家彩票公益金救护师资培训,不断提升队伍教学能量和水平。免费社会培训深受群众欢迎,市民参与十分踊跃,甚至云南水富、内江威远等地均有学员来参加,参训学员极高的热情和认真的态度感染了每一位老师,红十字会培训师资的悉心教学和志愿者的贴心服务也打动了每一位学员。
项目助推培训,提升红十字会社会影响力
2015年市红十字会在南溪实施总会“生命健康安全教育项目”,共投入项目资金15万元,以“小手拉大手,安全一起走”为主题,通过社区与学校“结对子”的方式,开展群众性救护培训、应急演练、学校安全教育与体验活动、亲子讲座和主题宣传五项活动。624个学生家庭参与学校亲子教育活动,200多人参与学校安全教育和体验活动,举办救护员培训15期800余人,发放救护员证650个。开展模拟地震灾害的群众性应急演练1次,3400多人参与。开展大型集中宣传活动,进行现场心肺复苏演示、发放救护宣传资料、大屏幕循环播放急救知识等,宣传普及了救护知识,进一步提升了红十字会社会影响力。
新闻推荐
晚报讯近日,翠屏区教育局教育股组织工作人员,开始收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申请材料。翠屏区教育局设立江北三江学校、老城区忠孝街小学、南岸航天路小学三个资料收集点,将于本月的每个周六,蹲点...
宜宾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宜宾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