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已进入了一个“无边界的竞争时代”。急剧变化的年代,变是唯一不变的真理。
1999年毕业于四川大学机电一体化专业、现任宜宾大正电子设备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的郑钧译,回首大正的发展道路,正是创新驱动企业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而他自己,也完成了从一名普通技术员到公司总工程师的蝶变。
■父亲召唤:改变人生道路
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的郑钧译,毕业之初的兴趣却在IC行业,他去了东莞一家台资企业做智能玩具、学习机等技术研发。
郑钧译的父亲,在机电行业干了一辈子。上世纪90年代,当时国内还处于全手动压制磁块时代,郑钧译的父亲出国考察后,萌发了自主研发永磁自动液压机的想法,之后创办了大正公司。
初生的大正公司,急需专业技术人才。父亲的召唤,让郑钧译面临着一次人生的选择。从小在企业厂区长大,还有一个痴迷于干机电的父亲,让郑钧译对这个行业的辛苦、枯燥还有脏兮兮的工作环境都有深切的体会,他心有排斥,想远离。然而,机电一体化,毕竟是自己高考时自主选择的专业,父亲的召唤、企业的需要以及对专业的难以割舍,让他选择了回到宜宾,加入大正。
2001年1月,作为专业技术人才的郑钧译加入了公司。作为大正公司创始人、“掌舵者”的父亲,没有给儿子任何庇护,他嘱咐郑钧译,“你花点时间,好好从基础工作入门”。
郑钧译没有让父亲失望。他加入公司自主研发永磁自动液压机研究工作中,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国内首台YH06-125型高档永磁自动液压机研发成功推入市场,填补了国内多项空白,获2001四川省重点科技计划、宜宾市重点科技项目,并于2004年3月获得宜宾市科技局《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证书》。
■致胜法宝:啃最难啃的骨头
10多年前,永磁自动液压机市场的引领者是日本、韩国等。企业客户对机器性能的要求,往往以日本等国的设备为参照。大正公司规模小,产品没有品牌效应。怎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崭露头角,分得一杯羹呢?除了生产质量过硬的产品,安装、调试、跟踪企业搞好售后服务,啃最难啃的硬骨头,是大正公司的“制胜法宝”。
刚入行时在一家油缸制造厂里看到的场景,深深触动了郑钧译,至今记忆犹新:停电了,三名制造厂的工人,用肩膀努力扛起200多公斤重的油缸。三人努力扛重挺立,尽管重压之下双脚打颤,但依然坚强支撑不言放弃。而他们午餐时碗里盛着的,却是几乎难以下咽的饭菜。
做企业,摸技术,搞创新,同样在于这样一种重压之下的坚持!
为进一步更新永磁自动液压机性能,郑钧译带领研发团队,投入到研发YH06-150节能型永磁材料湿压磁场成型自动液压机的工作之中。他带领同事连续加班,与技术员们一起吃在公司,住在公司,技术攻关的关键期,一天只能睡两三个小时,“扛扛也就过去了”。
经过两年多的艰苦奋斗,YH06-150节能型永磁材料湿压磁场成型自动液压机研发成功,是国内第一台150吨节能型自动液压机,该项目获得两项实用新型专利,刷新多项国家记录,并于2007年获得国家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和翠屏区重点科技项目。
■精益求精:新设备节约资金上亿
有了政府的支持,郑钧译与他们的团队对永磁成型自动液压机提出了更高的改进要求:要让公司的产品无论从节能上还是在解放工人劳动力上,都有新的突破。
郑钧译再一次带领团队开始了全自动型液压机的研究与攻关任务。2012年永磁成型全自动液压机研发成功,经权威部门检测,该机器的性能指标均优于国内同类型压机,尤其是节能降耗方面,解决了国内同类产品还在使用冷却水对压力油降温的问题。通过对新的降温方式的改进,机器能在额定压力下连续、稳定、可靠地使用,降低了设备运行成本,节电约2/3,节能降耗技术指标达到了国际领先。压机新增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公司研发的新品———永磁智能机械捡坯手,解决了磁材企业成型工段一线员工生产中的安全性问题。
该系列压机具有较大的创新性和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推入市场后,受到业内一致好评,供不应求,仅节能降耗方面,每年可为国家节约资金达数亿元人民币,十余年为国家节省替代进口产品价值达数十亿美元。基于该项目的成功,宜宾大正电子设备有限公司顺利进入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行列。
郑钧译说,希望自己在没有止境的创新之路上,永远保持一颗纯真、新鲜、敏感、渴求的孩童之心。
晚报记者 张玲
新闻推荐
晚报讯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日前,宜宾市教育和体育局发出通知,要求在6月10日前后,全市体育部门、各体育协会举办全民健身系列活动。同时,从6月5日起至15日,市教育体育局面向全市机关干部和群众免费...
宜宾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宜宾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