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讯 近年来,翠屏区南岸街道运用“四三”工作法,助推法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南岸街道地处宜宾中心城区,辖11个社区,居住人口15.6万,具有居住人口多、失地农民多、困难居民多、特殊群体多、无人管理小区多、破产企业多、征地拆迁等集体遗留问题多等特点。“六五”普法以来,南岸街道坚持从实际出发,紧抓领导干部“关键少数”,运用“四三”工作法,实现辖区群众依法有序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为推进翠屏区“六个核心区”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荣获“全国安全社区”、“四川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等荣誉。
南岸街道在法治建设中,抓住领导干部“关键少数”,督促领导责任落实到位、议事规则执行到位、社区作用发挥到位等“三个到位”,当好法治责任人和典型人。将街道和社区领导干部带头学法、强化法治思维、模范守法作为树立法治意识的关键,重抓导向型、参与型、渗透型等“三类教育”,培养法治思维和法治意识。突出运用法治推动发展、法治服务民生、法治强化社会治理等“三项服务”,提升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构建以用人为导向、监督为基础、问责为抓手、考评为载体的工作实施保障机制,做强了组织、经费、制度等“三大保障”。
2014年以来,通过严格的“走正步”,三江口建设、蜀南大道、酒都路等路段黑化改造快速推进,成贵高铁、大地坡生态公园、大溪口互通立交及景观工程项目建设等共交付用地1100多亩。此外,南岸街道还建立了“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社区便民服务站-小区便民服务点”三级网络服务体系,确保群众办事不跑冤枉路。通过实行“三定一限”,快速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今年以来,累计解决居民反映的突出问题90多件、集体遗留问题5件。通过建立警民联防工作机制,引导57个无物业管理小区成立自管组织,通过群众共同参与民主法治建设,有效预防和减少各类案件的发生。
下一步,南岸街道将继续总结和推进“四三”工作法,着力提升辖区居民群众自觉学法、自觉守法、自觉用法的意识,努力开创人民安居乐业、人人争相出彩的和谐发展新局面。
晚报记者 刘亚妮
新闻推荐
□陈海龙《柳树井的故事》是73岁的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宜宾女作家潘寄华近年出版的长篇小说作品。小说以上世纪五十年代为背景,描述了北京小学生的校园生活,即新中国成立后“第一茬幼苗”的成长历程...
宜宾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宜宾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