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晚,特大暴雨侵袭云南金沙江流域,引发重大山洪泥石流,造成金沙江横江河水暴涨。7月6日早晨7点30分,清源水务集团四水厂值班员工发现金沙江河水浑浊度骤升,立即报告公司领导,并加强对源水的监测———金沙江江水浑浊度最高时已达23000度,高于正常情况的800-1000度20倍之多,远超四水厂正常处理能力,情况十分危急。清源水务公司领导、技术人员近40人第一时间赶赴四水厂,现场召开紧急会议,并在8点10分迅速启动相关应急预案。
水厂首先对源水加大投入了絮凝剂,但因此次自然灾害造成的江水河沙含量之高,在历史上极其少见,传统的工艺已经无法及时降低浊度。为确保水质达标,保证居民的用水安全,经过紧急研讨,水厂决定改变传统制水工艺,增加高分子助凝剂进行制水,这是四水厂自建厂以来,首次采用此种新工艺。虽然为了应对此种紧急情况对原料早有储备,但为预防新工艺原料用量不足,水厂还从外地紧急调拨,加大储备。上午9时许,新工艺初见成效,而此时发现之前已有高浑浊度的水流入预存池和沉淀池,含沙量高达80%,系统已无法正常运行,为了让出厂水能达到国家规定标准,保证市民能放心用水,经报告后,水厂采取紧急停产措施,将原有沉淀池高浊度的水全部排空后,重新启动系统。清源水务集团同时也在第一时间向广大用户发送了停水信息。
上午11点30分,市政府召开紧急会议,各相关部门领导加紧安排部署。会议结束后,市卫生执法支队、市卫计委、市水务局及清源水务集团相关领导又即刻奔赴现场指导工作,一直和相关人员一起应对这场严峻的挑战,片刻也未曾停歇。
7月6日宜宾时有阵雨,清源水务集团相关领导和员工一直冒雨在现场不断奔走,有的甚至在5日晚得到有暴雨消息开始便从未休息。暴雨之下,他们有的忙着搬沙袋,防止山洪侵入淋湿设备,影响制水;有的不顾自己早已全身湿透,搭建临时简易雨棚,保护新工艺原料;技术工程部水质检测人员,更是不顾危险,在江水湍急的岸边实时检测源水,每半小时便向水厂提供一手数据……市民的需求就是命令,因此他们各司其职,一刻也不曾怠慢,一些在现场参与应急抢险的领导和员工,还因疲惫过度而摔倒,但仍然坚持在一线抢险。一名同志因伤势严重,被同事送往医院就诊,可经过医院几小时的救治后,他又回到现场继续进行抢险工作。
“李厂长(四水厂厂长李强)一直在现场忙碌,几十个小时的连续奋战,他的脚到后面已经不是起泡那么简单了,而是全部淤青发紫了。很多领导和员工都是一样的,大家到最后真的感觉都站不稳了,因为二十个小时别说坐下,就连站着休息都是奢侈。”四水厂一名员工向笔者说道。
中午12点左右,预存池和沉淀池中的浊水终于全部排完,水厂重新启动制水系统。但此时江水浊度变化太大,最高时仍达到1.1万度,只能采取减量生产,因此出水量极小。下午2点左右,水厂开始逐步加大出水,并为能有更大的出水量而不断努力。下午4点30分,厂内恢复正常生产,开始向城市输送合格的自来水,因停水已有半天,城市管网已全部排空,所以暂时只能满足低层用户的用水。此时的出厂水,凝结了数百名清源水务人的努力,是十分安全的用水,市民们皆可放心使用。到当晚12点已基本恢复全面供水。在夏季用水高峰期,清源水务集团一直时刻保持高度备战状态,即使已恢复全面供水,大家依然在一线坚守。
这是一场对清源水务人来说没有硝烟的战斗,为了能让市民尽快用上安全的自来水,数百名清源水务人通宵达旦努力奋战———公司领导和水厂员工一直在一线岗位上默默坚守,保证自来水的安全输送;热线客服通宵不停歇的接听电话,安抚因停水而不安的用户,耐心地为他们答疑解惑……在此次自然灾害面前,清源水务集团时刻秉承“善水清源,生生不息”的企业精神,苦与累,他们都默默忍受,毫无怨言,一直众志成城战天灾,为保障供水而不懈努力。(晓华)
新闻推荐
6月10日,宜宾城区人民公园内载歌载舞,热闹非凡,夕阳红健身队成立12周年活动在这里举行,一群中老年人身着各式服装先后走上舞台。长扇舞、秧歌、拉丁舞、手拍鼓、水兵舞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赢得现场...
宜宾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宜宾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