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宜宾 今日南溪 今日江安 今日长宁 今日高县 今日筠连 今日珙县 今日兴文 今日屏山 今日叙州
地方网 > 四川 > 宜宾市 > 今日宜宾 > 正文

读书,读宜宾,读苏轼

来源:宜宾晚报 2020-04-23 10:50   https://www.yybnet.net/

我参加了宜宾的两个读书会。

一个叫“三月三”,盟主何均虎。三月的季节,春草生发,春花盛,春树蓬勃,虎虎有生气。一个叫“开明书屋”,盟主蔡敏。入会之前我在猜想:苏轼的妻子王弗“敏而静”,苏轼的爱妾朝云“敏而义”,这个蔡敏应该是“敏而艳”吧?待到一见面,哈哈,原来是个帅哥。

进到这两个“组织”里,参加活动、在群里发发微信、闲了去开明书屋四楼坐坐,叙叙话,聊聊书,觉得特亲切。交往中,结识了一些大咖,落霞孤鹜、周公子、胡子大叔、横江一道、凝翠一方、颓废de优雅、老肯、心雨、亦奕、踽行、安然、小小田……书友嘛,自然是以书会友了,我们聊怎么读书。我发现,Ta们读书不纯粹是随性而为,一味乱读,一个一个都是有套路的。让我遂想起鲁迅先生的话语,“以会稽郡为横坐标,以魏晋时代为纵坐标,辑录古籍。形成内’剑’外‘书’的精神结构,使之具有战士品质和文人情怀”。

我向亲们学习!也向鲁迅学习!当然,我达不到亲们读书的专业深度,也不具有鲁迅先生的大气慨,但摒弃平时的散漫,也订个计划,给自己一个基本定位还是可以有的!那么,我该怎样读书呢?想了老半天,就这样吧:我是宜宾人,读宜宾的山水、历史和人文;我是一个超级“苏粉”,读苏东坡的诗词文章与人生。奢望着也能构建起自己的文化坐标体系。

大半年来,我这样做了。

读宜宾,我把宜宾拟人,便听到了她的自言自语:“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

我借到了一套《宜宾市志》,中华书局2011年11月出版,上中下三本,大部头,2410页。书中全面、系统地记述了宜宾行政区域内的自然、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历史和现状。我沉入其中,我废寝忘食,读到了宜宾的前世今生。

通过各种渠道,我还搜罗到了一些宜宾的其他读物。

我有一套宜宾历史文化名人丛书。四本,平装,《明代重臣周洪谟》《清代字妖包弼臣》《文坛泰斗阳翰笙》和《儒学大师唐君毅》。由宜宾当地文人撰写,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

我有一套《品读宜宾》《美文宜宾》《诗韵宜宾》《水墨宜宾》《风情宜宾》系列读本。

我有一本罗应涛先生编著的《诗游僰国》,由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

当然,想要对宜宾读得更多,还得走更加通畅的道路。带上身份证,去市图书馆办一张借书卡吧。在那里,想读多少读多少,想读多久读多久。

读了宜宾,我又转向苏东坡。我一直在想,苏轼“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是怎么来的?在黄州,为什么一夜之间就能由苏轼变成苏东坡?这种价值观与人生观是如何形成的?自儿童至少年,自少年到青年,儒、释、道早已在心里播下种子,后来,随着环境的变化和人生的起伏,自然而然就开出花儿来。

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发现,苏轼的学校教育远逊色于他的家庭教育。苏家是一个“门前万竿竹,堂上四库书”的富有文学气氛的知识分子家庭。置身这样的环境中,很自然的就会进到一种读书的场景和氛围当中。苏洵搞起了亲子阅读,读经史、读百家、读偶像,读得多、读得广、读得深。苏辙描绘了当时的情景:“读书犹记少年狂,万卷纵横晒腹囊。”

他们彼此还晒读书法。苏轼谦虚,说自己读书有一种“迂钝之法”。什么“迂钝之法”?就是抄书。少时抄,中年抄,老了还在抄,“迂钝”一生。北京师范大学康震教授还给苏轼总结了一个“八面受敌读书法”。实际上就是分主题阅读的方法,以时间为主题、以人物为主题、以事件为主题、以明线暗线为主题……我们现在的阅读和语文教学都还经常使用。

苏轼一生著述宏富,作品广泛流传,影响深远。存留到现在的散文有4500多篇,内容包罗万象,气势纵横,既有魏晋文风的通脱之气,又有唐宋散文的明白简练、自然天成的特点,体现了北宋散文的最高成就,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千古第一文人”。存留到现在的诗有2700多首,苏轼的诗,突破了唐诗的内容和意境,发抒自由,象形状物,寓理精炼准确,比喻丰富贴切,代表了诗歌的有宋一代,也是宋诗的集大成者。留存到现在的词有300多首,苏轼初学填词也是步随婉约的,但不久,他就突破了词的内容和境界,开创了豪放词派,张志烈先生赞道“极豪雄刚健之至而无叫嚣,极深婉缠绵之思而不琐碎”。

苏轼写东西为什么那么牛?他说得很简单。“昔之为文者,非能为之为工,乃不能不为之为工也。”(《南行前集叙》)古之圣人有不能自已而作者。山川之有云雾,草木之有花实,风水相激之波纹,都是自然而然形成的,都是“不能不为”“不能自已”的产物。苏轼还进一步阐述,文艺作品不只是现实的反映,而且还应是现实触动了作者的心弦而抒发出来的感情。“凡耳目之所接者,杂然有触于中而发于咏叹”。文艺作品,应以情动人,离开了“有触于中”,现实还没有打动自己,怎么可能打动别人。

写文章还得关注一个“知”和“行”的问题,知行合一,才能写出好文章。“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古人在饱读诗书之后,都要游历名山大川,拜访名家,结交名士,以养浩然之气。扬雄如此,司马相如如此,李白如此,苏轼也如此。古人把这种学习方式叫“游学”。对于我们,“游学”有很好的现实意义。

现在的条件比古人好到天上去了,高速、高铁、轮船、飞机,可供选择的出行方式好多好多,哪一样不是日行万里。随之,古人的“游学”也有了现代版本:“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名师指路不如贵人相助;贵人相助不如自己去悟……”

我把这句话改了一下:“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了万里路,回过头来再去读万卷书。”读书———旅行———再读书,这样,一定会把书读得更通达。

新闻推荐

宜宾翠屏区:3000亩“十竹”特色村盛装迎客

手工编织竹产品四川经济日报宜宾讯(杨晓川记者杨波文/图)“五一”大假即将来临,宜宾市翠屏区李庄镇高桥竹村提前备好了美景...

宜宾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宜宾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读书,读宜宾,读苏轼)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