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新闻 北流新闻 容县新闻 陆川新闻 博白新闻 兴业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玉林市 > 北流新闻 > 正文

与“草”结缘,“织”出美丽人生

来源:玉林日报 2013-02-18 03:47   https://www.yybnet.net/

听说机器能“织”出漂亮的草席,村民们不相信,纷纷前来林权家探个虚实,当看到林权操纵着“大家伙”生产出一张张精美的草席时,村民们傻了眼,纷纷夸赞:“这东西真是神,比我家那祖传玩艺快了不知多少倍了,管用。”林权的家庭小作坊便正式向机械化、规模化经营变身了。如今,他请来了几名工人操纵7台机器同时作业,一天便可织出50多张精美草席。

大做编织草席文章

向“草”淘金,大拓销路

此时,一个问题随之而来——仅靠自家那点草料,根本没法满足机器生产需要。

林权脑筋一转,决定收购村民的草料,按草料长短来计价,较长草料每公斤收购价格为12~14元,而短的草料至少也按每公斤1~4元收购。这样一来,村民种草的积极性高了,不少村民干脆把种水稻改为种草,林权还免费为群众发放席草头苗。“现在,种‘草\’一样有盼头。”村民廖老伯说。他家里人手少,他干脆把种出来的草料全销售给林权,再也不用担心天气回潮、草料变质了。

如今,森隆村祖祖辈辈守着的编织业已辐射到邻近的那排村,不少群众也打起了种“草”的如意算盘,纷纷向“草”淘金,从中直接受益农户达5000多人。

“在本地没办法售完这么多草席成品,总不能让产品堆积屯放呀?”林权在心中暗暗想着。他再次南下广东,多方奔走联系销售草席的相关企业、商家,与他们洽谈业务,最终拓宽了销路。目前,当地生产出来的草席已远销广东省化州、湛江及海南省等地,产品供不应求。

在谈到未来有何打算时,林权信心十足,满怀豪情:“未来两三年内,我将再次扩大生产规模,充分发挥本村的自然优势,让更多的群众足不出户就能在家置业,让家乡的草席远销两广甚至全国。”

美丽人生与“草”结缘,“织徐剑”出

坐拥近200年历史的“祖业”——编织“草席”,如何做大做强,造福一方百姓呢?北流市六靖镇森隆村村民在该村党员干部的带领下,与“草”结缘,咬定“草”料不放松,大做编织“草席”文章,唱响了一曲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歌。

坐拥200年历史的“祖业”小作坊向规模化经营“蜕变”

六靖镇森隆村素以编织“草席”闻名,当地祖祖辈辈以此为生,已有将近200年历史。

“如何传承祖先留下的特色产业,将这一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呢?”村干部林权在脑中常思索着这个问题。他总说,“作为一名村干部,我得为群众办点实事才行,引导村民发家致富。”

林权有决心,有行动。每年春插过后,林权便购来席草苗,种上2亩多。席草一般在农历三四月份便开始插种,待到9月至11月份便可相继收割。忙完秋收后,村民便开始掀起编织草席的小高潮:家家户户会加工,人人会生产,两三个人一天最快能织出4张草席,按每张20元左右价钱售出,一天赚上七八十元保准没问题。

仅靠三两人加工生产草席,远远不能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要致富脱贫只是一纸空话。

林权陷入了沉思,他决定到广东一带考察相关生产草席的企业、加工厂。当听到厂房里隆隆的机器声响起,工人们熟练自如操纵机器自动化生产出一张张精美的草席时,林权茅塞顿开:“我要的就是这种生产、这种效率。”他当即拜师学艺。

2006年3月,林权与妻子商量决定把产业做大,先投入2万元订购了一台加工生产草席的机器。

听说机器能“织”出漂亮的草席,村民们不相信,纷纷前来林权家探个虚实,当看到林权操纵着“大家伙”生产出一张张精美的草席时,村民们傻了眼,纷纷夸赞:“这东西真是神,比我家那祖传玩艺快了不知多少倍了,管用。”林权的家庭小作坊便正式向机械化、规模化经营变身了。如今,他请来了几名工人操纵7台机器同时作业,一天便可织出50多张精美草席。

新闻推荐

幸福置业之楼盘推荐

...

北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北流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与“草”结缘,“织”出美丽人生)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