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核心:“在迈向未来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充分发挥我国工人阶级的重要作用,焕发他们的历史主动精神,调动劳动和创造的积极性。”日前,记者走进刚荣获“广西十佳乡镇工会”称号的北流市民乐镇,惊喜地发现,该镇借创“广西十佳乡镇工会”之机,不断创新工会工作方式,创设富有特色的罗政村工会联合会、农民工学校和农民工夜校,成立“招商引资先锋队”,建立“职工律师法律服务站”和农民工“旅游服务队”,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为推动乡镇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工会是工人的幸福之家
在民乐镇一家中韩合资的玩具厂里,记者看到正在纺织布娃娃玩具的工人正在流水线上熟练操作,脚下的缝纫机飞快转动,时停时开,力度控制得恰到好处。经过30道工序后,一个卡通形象布玩具成品呈现在记者眼前。该厂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些布玩具都销往国外,比起国内充足和相对低廉的劳动力资源,在国外这些布玩具价格更高一些。该玩具厂共1500多人。
该厂刚建成,就建立了工会组织。工人李大姐是村里人,她告诉记者,在厂里,最开心的是节假日时,厂里的工会都要组织文艺活动。记者来到该厂食堂附近,19岁的女工小丽正在吃中午饭,她告诉记者,每个月,村里的工会联合会都组织大家到专门为农民工开设的学校里听课,有些比较勤奋的工人,晚上都去上夜校,其中就有她。“多学点知识以后总会用得上的。”小丽希望做一名有知识、有技能的新型工人。
记者来到位于民乐镇政府左边的乡镇工会办公场所,只见“民乐镇工会职工律师法律服务站”、“民乐镇工会旅游服务队”等招牌鲜明地挂在门口。进入宽敞的工会办公场所,电脑、报刊书籍整齐排列,职工书屋、文化中心等各项功能齐全。
■工会,还是招商引资先锋队
在民乐镇,工会有一个响亮的称号,叫招商引资先锋队。2011年12月,民乐镇工会利用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多的优势,组建“创业招商引资先锋队”,引来大型企业落户家乡,为家乡办大事办实事。
凌伦龙是民乐镇某玩具服装厂的工会会员,在他的穿针引线下,该镇成功引进了专做运动袋的第一个国际品牌企业,并建立第一家外资企业工会。该镇镇长曾亮介绍,在该镇工会的努力下,德国、香港等地的一些国际大品牌纷纷落户民乐镇,总投资达6亿多元。
据悉,2012年,民乐镇GDP达13.6亿元,财税收入182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890元,形成以陶瓷、电子、水泥、玩具、制衣等为主的产业集群。
■加强工会建设是争创十佳工会的关键
民乐镇工委主任莫娜认为,民乐镇党委、政府支持,为民乐镇工会创造性开展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012年4月,民乐镇确立争创十佳工会后,便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温道忠、镇长曾亮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健全机制,形成全镇各部门联动、齐抓共管、合力推进的工作机制,并加大投入优化工会环境。
温道忠讲述了当时创十佳工会的感受:“原来的工会办公场所仅10多平方米。为了解决工会办公场所,他们把乡镇工作大楼旁的门面提前收回,一下子把工会办公场所扩展到800多平方米。这个门面一年有3万多元的租金,有人就说,镇党委和政府有钱都不收,还投入10多万元搞工会建设,是傻子的行为。”当时,他们顶着各种压力,最终还是把事情做成了。
服务职工,健全困难职工帮扶体系,是民乐镇工会工作的一大亮点。曾亮认为,必须健全工会组织,提高工会干部素质,切实履行工会职责,真正发挥工会服务工人、维护工人利益的作用。近年来,民乐镇发展基层工会22家,拥有会员2016人,入会率达95%以上。罗政村还把辖区内的企业下岗工人、失业人员纳入工会管理,不断强化工会队伍建设,增强凝聚力。与此同时,全镇各工会推动企业建立平等协商和集体劳动合同制度。
20世纪80年代因工致伤的龙门电站职工陈大福,高位截肢,家庭一下子失去了顶梁柱,后来在该镇工会的帮扶鼓励下,他面对人生,重新树立了信心,并通过自己的勤劳,现已在镇上有了住处。每次提到镇工会时,他都会激动地说:“如果没有工会的关心,就不会有我今天的生活了。”除此之外,民乐镇工会还开展“金秋助学”、农民工技能培训、法律服务等活动,农民工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帮助。
新闻推荐
...
北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北流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