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唐群峰 本报通讯员 赖春林 王 钐
在古代因扼守交通要道而成为“岭南都会”的玉林,拥有背靠大西南、东接粤港澳、南连北部湾这一独特的地理位置,因此进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4+2”城市之列,作为北部湾经济区的重要腹地和北部湾经济区连接粤港澳的重要通道进行建设。
玉林市紧紧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转身发展海洋经济,布局临海产业,全面融入和参与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瞩目成就:地区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实现“13个翻番”,l8项主要指标增速全部进入全区中上水平,其中农民人均现金收入、更新改造投资、招商引资到位资金三项指标增速位列全区前茅。
直观的数据最有说服力。“十一五”期间,玉林市生产总值由2005年的352.6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835.82亿元,年均增长14.4%;财政收入由28.64亿元增加到68.96亿元,年均增长19.2%;2010年全市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1000亿元,达到1002.2亿元;工业增加值由104.41亿元增加到322.79亿元,年均增长19.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从131.31亿元增加到615.56亿元,年均增长36.2%;5年累计完成投资1758亿元,是“十五”时期的5.2倍,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70%以上。
位于博白县龙潭镇的龙潭产业园是玉林挺进北部湾的桥头堡,是玉林布局沿海产业的主战场,也是北部湾经济区铁山港(龙潭)组团的双核之一。自2008年5月成立以来,龙潭产业园建设不断推进,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投资环境不断优化,招商引资进展迅速,重大项目陆续落户,逐渐成为北部湾畔一颗闪亮的明珠和玉林经济发展的新一极。目前,龙潭产业园已有入园企业25家,总投资55.7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30.25亿元。其中,总投资10亿元的广西银亿科技矿冶公司电解镍扩能项目已建成投产;总投资100亿元的再生资源加工利用项目已开工建设。此外,园区还新引进签约13个重大项目,总投资达347.6亿元。
与此同时,一个“通江达海”的交通网络体系也迅速构建起来。自北部湾经济区成立以来,玉林大力修建面向北部湾的交通网络,5年间共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161.6亿元,是“十五”时期的6倍多。
2008年11月18日,总投资54.5亿元的玉林至铁山港高速公路正式动工;次年,玉林至铁山港铁路开工,预计于2013年建成通车。这两条主干线将成为玉林进入北部湾的主要通道。
在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推动下,玉林不仅加深了与核心区四市的经济联系与合作,而且以此为平台,进一步融入泛北部湾经济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泛珠三角经济区的经济一体化进程,进一步扩大了玉林的区域合作领域,提高了开放层次。
开放程度的提高和沿海产业的发展,使玉林从一个内陆城市变成了一个临海城市,从一个发展相对落后地区走向了开放合作的前沿,从一个不太受关注的地方变成了备受关注的热土。
曾经因“近海无海、临港无港”而受到发展制约的玉林,如今已冲破最后的藩篱,扬帆远航北部湾。“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玉林,正迎来全新的“海洋时代”。
(相关链接详见第六、七版)
新闻推荐
本报博白讯(记者/黄祖松通讯员/黄胜)博白县以改革创新为推动力,充分发掘和利用具有传统影响力的文化资源,使无形的文化资源变为有形的作品、产品、项目,大力培育文化品牌,使王力、采茶戏、杂技艺术...
博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博白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