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百姓门知百姓心解百姓困
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曾被誉为天之骄子,人中龙凤,挤过了独木桥,走进了象牙塔,毕业那天他们却放弃了大城市的舒适与奢华,奔赴到祖国最需要发展的偏远农村,甘做一名普普通通的小“村官”,在偏远的地方,体现着自我的人生价值,闪闪发光,他们就是“可爱”的大学生村官。
2010年9月,大学刚毕业的梁轩铭和胡忠鹏通过榆林市大学生公开招聘,成为了横山县的大学生村官。就这样,两个刚走出大学校园的小伙子凭着满腔的热血,上岗了。
任职以来,梁轩铭和胡忠鹏吃在农村,住在农村,把心也安定在了农村,主动走入当地村民的生产生活。在深刻了解村情民情的基础上,俩人充分发挥自身的学识与才华,为所在村制定规划谋发展,协助村两委搞好各项村务工作,用真心真情为村民排忧解难,带领村民寻找出一条致富脱贫之路。
现任横山县白界镇黑峁墩村党支部副书记的胡忠鹏告诉笔者,自己刚到黑峁墩村的时候,有些后悔,现在和村民们有了深厚的感情,已经舍不得离开了。几年来,胡忠鹏着眼于构建和谐农村,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要求,立足于村情实际,从解决村民行路难、吃水难、灌溉难等问题入手,通过改造中低产田、新修田间生产道路、架设电线、砌护水渠和加固河提,为村民们谋取了发展。2011年,胡忠鹏被榆林市委组织部评选为“全市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学用标兵”;2012年,被白界镇政府评选为“先进工作者”;2013年当选“横山县优秀青年”和“横山县十佳大学生村官”。
胡忠鹏带领村民推进产业发展的同时,仍不忘抓党建工作。他和村两委会班子领导共同争取到资金500多万元,修建了新的办公大楼和文化广场。在“一村一品”项目申报过程中,胡忠鹏跑了县上跑市上,跑了市上又跑到了省上,争取到省农业厅项目款10万元,给村里建起了特色农业种植基地。此外,他还积极探索新的经营模式,在他的带动协调下,成立了横山县三科种植专业合作社,组织专业打井队56个,发展水泥制品厂4家、楼板厂1家、泡沫厂1家,不断扩大农民的增收渠道。2014年,黑峁墩村人均年收入达到了2万元,胡忠鹏兴奋的告诉笔者,自己一定要想办法让全村的百姓都富起来,努力把黑峁墩村建设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范,成为无定河畔的一颗亮丽之星。
“下一步准备帮助村上筹建观光农业产业和水上娱乐项目”,现任曹阳湾村委副书记的梁轩铭告诉笔者。目前,曹阳湾村人均纯收入已经达到了1.5万元,这一可喜的成绩虽不全是他的功劳,但也绝对少不了他的辛勤付出和滴滴汗水。
梁轩铭任职期间,为村里争取修建了2.5公里的水泥路、新推土地300余亩、打机井3口、建设抽水站2处、砌护U形渠道3000米、购置添加了5台大功率变压器,争取资金修建淤地坝1座、加固了3座,带领村民栽植樟子松、侧柏等常绿树木4万多株,全村绿化面积高达75%以上。为村民争取农机补贴和其他资金补助购置了107台微耕机和110台饲草粉碎机、铡草机,并修建了垃圾倾倒池,极大改善了村民的居住环境。在梁轩铭和村委会领导班子的共同努力下,曹阳湾村顺利建成市级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并成功申报了市级生态村和文明村,今年即将验收通过省级生态村和文明村。
像梁轩铭和胡忠鹏这样的大学生村官到处都有,也许他们身上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感人事迹,但他们身居基层一线,甘为人民公仆,真心帮助村上打基础、兴产业、促发展,就如一根普通的蜡烛,燃烧了自己的青春,却照亮了村民们致富的路,他们显得尤为可爱。
任琴英 张少华
新闻推荐
本报讯(周世久周明卿记者张玲)10月15日中午,榆林市横山县隆重举办的“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倒计时一周年文艺活动在该县体育场上演,群众文艺爱好者欢聚一堂、载歌载舞,尽情表达对“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
横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横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