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新闻 北流新闻 容县新闻 陆川新闻 博白新闻 兴业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玉林市 > 玉林新闻 > 正文

在“科研强校”路上阔步前行

来源:广西日报 2009-11-23 23:26   https://www.yybnet.net/

邓微微

简金宝至今依然清晰地记得,自己竞聘广西大学科技处处长岗位时说的话:“选择科研管理岗位,是想为学校做点事情。”

3年过去了,简金宝履行了当初的承诺,为学校做了不少事情:推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实施项目全程化管理,落实校市科技对接工作。这些措施,促使该校科研经费突破亿元、奖项专利逐年递增、科技对接遍布广西。广西大学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朝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目标迈进。由于科研管理工作的成绩突出,简金宝被评为2009年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

“目标管理”的出色推行者

2006年7月,通过竞聘上岗,简金宝出任广西大学科技处处长。

上任伊始,他便面临一个难题:

广西大学的科研经费在2004年突破3000多万元、首次获得6000多万元后,就一直徘徊不前,无论科研管理部门怎么努力,却总不见起色。

学校里,有不少人悄悄议论:广西大学的科研工作就是这个水平和层次了,怎么努力也弄不出什么名堂来。

简金宝坚信:只要定出一个目标,每年增加一点,就一定能够打破僵局。

当时,刚刚走马上任的校党委书记阳国亮到各部门了解工作,简金宝向阳书记汇报了争取2007年实现科研经费递增10%的想法。

阳书记沉思良久,摇摇头说:“作为211工程院校,递增10%,就像是伸手摘树上的苹果,没有多大挑战性。跳起来才能摘到的苹果,才更值得摘。”

他伸出3个手指头,“要定目标,至少是递增30%,否则没有多大意义。”

阳书记的话,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鼓舞,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简金宝日思夜想,怎样才能把全校上下调动起来,共同达成目标? 

他找到了突破口——目标管理量化,责任落实到学院。

于是,简金宝和科技处的工作人员一起,为如何科学计算各学院的科研工作量操劳起来。为了科研经费目标量化的合理计算,他连续几个月没睡过一个安稳觉。

草案刚出来,全校议论开了……

有人说,难度太大,不易达到。有人说,目标太高,不切实际。

抵触的声音不少,但都未能动摇学校领导和简金宝的决心。

为统一全校上下的思想,科技处专门召开了3个座谈会:学院院长会议、分管科研工作副院长会议、科研人员代表会议。每一次,简金宝都耐心跟大家解释学校制定科研目标的依据,实现目标的条件,并根据各学院的实际情况和征集到的合理意见,反复调整目标方案,直到得到多数学院和职工的认可。

2006年11月,目标管理方案在第五次校科技大会上正式亮相。方案明确提出了2007年科研总经费目标为1.1亿元,并将目标任务分解到各教学科研单位。

各学院积极行动起来,把目标任务继续分解到教师个人,争取人人参与科研,人人有科研任务,人人有量化指标。在学校的鼓励下,一些有潜质的年青教师大胆尝试,踊跃申报国家级的科研项目,一时间涌现出了不少科研“黑马”。

2007年,在全校科研人员、全体科研管理人员的努力下,广西大学科研总经费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达到1.13亿元,2008年,学校再接再厉,科研经费攀升到1.32亿元。2009年该校科研经费有望达到1.5亿元。

“项目管理”的合格执行者

简金宝说:“在西大,做科研不是个人的事,而是全校的事。”

这话是有依据的。因为在西大,只要是重大科研项目,从项目策划、申报、实施到结题,都有科研管理部门的全程跟踪和监督管理。这种管理方式,确保了全校科研项目整体质量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

在探索实践中,简金宝带领科技处工作人员逐渐摸索出了一整套科学、有效的管理监督机制。每次组织申报国家级重大项目(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成果奖励,学校都召开项目申报动员大会,做足宣传发动工作,使得全校教师踊跃参与到重大项目申报中来。在学院,还成立“课题申报指导小组”,小组成员要对学院教师的申报论证书进行指导、论证和修改,然后到分管科研工作的副院长、院长,层层过关签字。项目申报材料送到科技处后,科技处又会同相关部门和学院,对项目申报方案反复修改、完善,并邀请相关专家到校指导,务必把材料做到尽善尽美。

项目申报通过了,并不意味着可以松懈。项目负责人每年要在全院教师前,汇报一年来的项目研究进展情况、接受大家的检阅和监督。

项目结题后,科技处还要请来有关专家,预先为项目进行鉴定、评审,这个环节,既是为了把好项目的质量关,也是为各级科技进步奖的申报和评选做准备。

这一整套机制正常运行起来后,便形成良性循环,最直接的表现是这几年学校获得的国家级项目,各级科技进步奖项,各类发明专利都增多了。

2007年,学校获国家层面的项目44项,总经费1488万元,比“十五”期间年均和2006年分别增长45%和67%。2008年,该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项,总经费达1104万元;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0项,金额为93万元;科技部项目16项, 金额达2515万元。

2006至2008年,学校连续3年卫冕广西科技进步一等奖,并在2008年一举获得2个一等奖(全区仅4个)。另外,2007年,广西大学作为主持单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是该校近20年来的第一次。3年来,学校在发明专利及论文被三大索引收录方面也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递增。

“科技对接”的优秀实践者

一所高校的科研水平,不仅表现在获得科研经费和科技奖项的多少,还更多体现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上。

为此,在2006年11月召开的第五次科技大会上,校党委书记阳国亮提出要结合广西大学科技大篷车行动计划,继续走出校园,融入地方,与广西各市各地在更高层次上开展校市、校企对接活动,全面推进校市科技合作、人才培养、技术推广、成果转化、科学普及等工作,充分发挥高校服务地方社会的作用。

依据校党委的工作思路,简金宝带领科技处的同志积极开展“科技对接”活动。

与各地市政府进行科技对接,是一项工程浩大而繁琐的工作,别的不说,光是对接时间安排,就需要好几个来回才能确定下来。有时候,对接活动通知下发了,学院负责人和相关专家也做好了出发准备,对方领导安排改变,一个电话过来,活动取消。有时候,出发的队伍已经走到了半路,对方临时有重要事务,队伍又不得不“打道回府”。

但这些困难无法阻挡简金宝他们。从2007年1月开始,在科技处的努力下,由校党委阳国亮书记、唐纪良校长等带队的科技大军走遍了八桂大地,先后与玉林、南宁、北海等全区14个地市签订了校市科技合作框架协议;与自治区水利厅、农业厅、水产畜牧局等厅局单位进行了科技对接活动。现场推介了学校近年来取得的研究成果和部分适应当地产业发展的高新技术,征集到合作项目70多项,组织科技对接专项申报60余项,获得立项32项,总投资超过600多万元,设立科技对接基金5个(总额550万元)。

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简金宝还把这种模式推广到各二层学院和校级研究院,开展了“三个一”科技合作结对子工程活动,要求各二层学院和研究单位至少同时与广西区内一个行业主管部门、一个市(县、区)、一个大中型企业(社科类也可以是事业单位)结成长期科技合作对子,不断促进“校市科技对接”活动向纵深发展。

而今,简金宝依然在孜孜不倦探索着更为科学合理的管理工作方法,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使得广西大学在“科研强校”的道路上继续阔步前行。

新闻推荐

玉林市项目建设喜获丰收

本报玉林讯(记者/杨民通讯员/李岳青张重锋)总投资48.95亿元的玉林至铁山港铁路开工建设;总投资8000万元的玉林市金事达电气有限公司发动机电控系统线束项目快速推进。深冬时节,玉林市项目建设热...

玉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玉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满园桃李竞芳菲2009-11-26 23:25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在“科研强校”路上阔步前行)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