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卷尽揽歌海风情
□潘 琦
大型油画《刘三姐·歌海情韵》,是著名桂籍画家覃德华为庆祝新中国60华诞,花了一年多时间创作的新作。这幅长达12米,画面人物多达2009人的巨幅油画,以新颖的构思,精致细腻的笔法,明丽鲜亮的色彩,恢弘壮观的画面,有条不紊地、全景式地展现了歌仙刘三姐唱歌、对歌、传歌的深远意境,以及“只因有了刘三姐,广西如今成歌海”的生动场景。这是一幅雅俗共赏,艺术水平很高,极富收藏价值的精品佳作。
画家覃德华,只要你点击有关网站,便可以看到关于他的艺术生涯及艺术成就的介绍。德华先生是广西玉林人,1959年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自幼喜欢绘画,但因家庭贫困,他无法接受专门的美术教育,但这并不影响他绘画天赋的发挥,凭着自己倔强的性格和吃苦耐劳的精神,矢志不渝的勤学苦练,他潜心钻研绘画艺术。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三十而立终于成为一个职业画家,走出了一条充满神奇色彩的成功之路。
我和覃德华先生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认识的。那天,文友黄祖松请我参加朋友们的一个小聚会,经介绍,我认识了这位留着小胡子,梳着一头长发的画家。当时他和祖松正策划《刘三姐·歌海情韵》的创作,他们希望我参谋参谋。对油画艺术我是一窍不通的,对刘三姐及广西歌海的情况却略知一二。盛情难却,当即我就油画创作的主题思想、章节结构、画面布局、人物塑造等提了些建议。他听了很高兴,愉快地接纳了我的一些建议。后来他花了半个月时间跑了许多景点景区,拍摄大量风景和人物素材,又花了两个多月时间画出了草稿,我们又一块讨论,基本定下之后,他便开始了夜以继日的艰辛创作。通过几次交往,我发现德华先生是一位对绘画艺术执著追求,对艺术精益求精,对朋友真诚相待,处事稳重,崇尚信义的艺术家。
纵观德华先生艺术之旅和他的绘画作品,我们不难看出,他的画都来自于大自然,充满着山林和泥土气息,歌颂自然之美和生命之美是他创作永恒的主题。他常说,我是农民的儿子,有责任去赞美那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他早期的作品多以山水风景为题材,其作品《江山多娇图》最具代表,在这幅长卷里他用精美的笔法、生动的场景、鲜艳的色彩,赞美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深受观众欢迎。而后他又涉猎历史题材,创作了《大唐赞歌》、《康乾盛世》等多幅作品,都反映出画家的乡土之情、爱国之心以及对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在创作技巧上,他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把中国画与油画艺术手法巧妙地结合起来,虚实相生,动静结合,气脉连贯,意味悠远,既不失油画的特性,又彰显国画的优势,体现出“艺术杂交”的优势。有哲人说,切莫模仿别人的艺术,自己要创造独树一帜的艺术,即使继承师名,也莫继承师艺。德华先生就是这样自立门派,成为画坛奇才。
在《刘三姐·歌海情韵》收笔完成之后,德华先生的经纪人、他的老同学梁宇先生到我办公室,请我为即将出版的《覃德华油画作品集》写几句话。感动之际,我连夜写下了这些文字,以表达对这位桂籍画坛奇才的敬佩和支持。德华先生油画作品参加过很多全国性和国际性大展并获得大奖,也举办过多次个人画展,在美术界有一定的影响,他的作品已深受收藏家们的青睐。关于他的成就,我不想一一列举了。目前,德华先生正进入艺术创作的高峰期。我想,作为一名艺术成就斐然,创作潜力巨大的画家,要为美欲而冲动,为艺术而追求,让自己的智慧与感觉、境界和灵魂,在创作的实践中超越极限,突破极限,艺术的修炼必须付出终生的时光。
愿德华先生的艺术之树常青,艺术成果常丰,艺术精神常驻!
“刘三姐”是广西最具影响力的民族文化品牌和文化符号。由潘琦、韦克义、黄祖松、梁宇策划,广西籍田园派画家覃德华历时一年多执笔创作而成的大型长卷式油画《刘三姐·歌海情韵》长12米、高1.5米、集合了2009个人物,以壮族歌仙刘三姐的故事为主线,细腻传神地描绘了刘三姐唱歌、对歌、传歌的生动场景。油画以多彩的八桂风景、风情、风物为背景,汇集了桂林象鼻山、阳朔大榕树、龙脊梯田、德天瀑布、花山岩画、瑶族吊脚楼、侗族风雨桥等广西知名景点。在美景的衬托下,唱山歌、抛绣球、吹芦笙、打铜鼓、天琴弹唱等民族民间文化活动也随之铺陈开来,广西12个世居民族共同演绎了一场规模宏大、团结和谐的“壮乡欢乐颂”,既是一幅广西风情的全景图谱,又似一本广西文化的百科全书。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莫艳萍本报通讯员言东方核心阅读:坚持以工业化为主导方向,推动广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里明确提出的观点。作为我国沿海省区中...
玉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玉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