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高苗报道 9月18日,市委书记李金柱在全市招商工作会上指出,在当前我国沿海地区加工制造等部分产业开始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形势下,榆林要学习借鉴沿海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查找差距和不足,补齐发展中的“短板”,全力做好招商引资工作,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推进榆林经济结构优化。
市长胡志强主持会议,市上领导陆治原、周树红、杨玉祥、钱劳动、马宏玉、杨东明、王丽华、艾保全、李瑞等出席会议。
李金柱指出,近年来,我国沿海开放地区出现生产资料价格和人工费用上升、资源枯竭、土地供给与环境压力增大等问题,中央政府也在不断引导沿海发达地区加快产业升级步伐,加工制造等部分产业开始从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招商引资成为中西部承接沿海产业转移、进行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在此形势下,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抢抓机遇,树立抓招商引资就是抓经济建设的理念,动员各种力量,创新工作思维,通过招商引资补齐经济发展中的“短板”,如经济结构中的产业短板、经济所有制结构中的民营短板等。
针对近年来榆林市招商引资工作所呈现出的领域较窄、规模较小、结构单一等问题,李金柱强调,榆林的招商引资要学习借鉴苏州的四个“不论”经验(不论什么形式,能搞活就行;不论公有私有,有作为就行;不论规模大小,能发展就行;不论归谁所有,能缴税就行),创新体制机制,因地制宜开展以下五项招商工作:
一是开展产业集群招商。集群化生产是发展区域经济的一种有效的生产组织方式,主要通过发展龙头企业,形成以大企业为核心的专业化配套分工合作体系,逐步形成上、中、下游结构完整、外围健全的产业链,带动相关产业在一定区域内的集聚,通过延伸产业链,培养产业组织竞争力,形成产业集群,形成关联企业整体竞争力。 (下转第四版)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马龙报道9月26日,全市非公有制企业首届职工运动会在榆开幕。市委副书记陆治原宣布开幕,省工商联副主席王西林、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郭宝成、市政协副主席张自明出席,副市长马秀岚致辞。举办...
榆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榆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