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刘维斌报道近日,市政协组织部分委员就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建言献策。
聚焦一:近年来,一些食品过量加入增白粉、苏丹红、防腐剂,不少蔬菜、水果常有残留农药等现象。委员们建议,成立市食品安全管理委员会,专门负责食品安全工作,整合技术监督、工商、农产品检验中心的职能;建立食品安全信息网,提供举报平台,并提高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加强市场检测体系工作,杜绝不合格产品进入市场销售;加大对生产、经营假冒伪劣食品单位和经营者的打击力度。
聚焦二:随着榆林城区私家车越来越多,很多学生到校和离校都有专车接送,城区有不少学校都地处交通要道,造成了交通堵塞,影响正常教学秩序。委员们建议,有关部门在校门口应增派交警执勤,疏导交通;学校也可安排保卫科工作人员和部分教师协助进行交通疏导;公交公司应增加公交班次,方便中小学生乘坐。
聚焦三:红碱淖是我国最大的沙漠淡水湖,沿湖有国家一级野生保护鸟类遗鸥,国家二级野生保护鸟类白天鹅等53种野生保护鸟类,生态环境良好。近年来,红碱淖之水逐年减少,面临干涸。委员们建议,积极申请将红碱淖列为“国家级自然湿地保护区”,统一规划,整体开发;按现有行政划界陕蒙所占红碱淖湖面的比例,共同投资股份制联合经营和开发红碱淖;加强对红碱淖水域的管理和监测,迅速放开已被截流的两条河流,确保地表水的正常补给,加大对环湖1公里范围内的绿化投入,为红碱淖所在区域争取人工降雨,确保红碱淖景区水量不减,建立气象观测点,定期监测红碱淖水面的升降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为研究和解决红碱淖水域问题提供准确依据。
新闻推荐
非常关注本报记者葛蕃实习生李艳妮报道“除了白菜、圆菜、豆角等本地正在上季的蔬菜外,其余的几乎都在涨。”卖菜的白大爷告诉记者。近日,记者走访发现,榆林市蔬菜价格节节上涨,几乎一天一个价,让百姓...
榆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榆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