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魏丽娟实习生刘娜摄影报道 “我的出租车可和别的不一样,我的车有‘安全眼\’,高档得很呢。”9月3日,出租车司机小李指着车内装的一个小玩意,乐呵呵地告诉记者,以前一到晚上拉客,他就提心吊胆,怕不安全,现在有了这个“安全眼”,心里踏实多了。
小李师傅口中所说的“安全眼”,其实就是在车内后视镜上安装的摄像头。记者了解到,8月中旬起,榆林市新投入运营的出租车有30多辆都试用安装了摄像头。这个小东西看似小,本领却挺大,它一般被置于车内后视镜旁边,镜头正对着乘客位置。一有乘客上车,它就会拍照采集图片,而且还可以录像、录音,由司机负责控制操作。
市城市客运管理办公室出租管理科负责人介绍说,这批摄像头还会和GPS定位系统一起运作,如果出租车司机遇到危险,将被全程跟踪拍摄并迅速自动报警。此外,乘客一旦在出租车上丢失财物,也能第一时间发现并查找,保护乘客财物不遗失。
据了解,安装摄像头需要2000多元。为了确保出租车摄像头的正常运行,试用正常后,市客运办出租管理科计划在9月底完成新投放车辆的安装。此后,还将陆续覆盖全市所有出租车,为司机和乘客人身财产安全护航。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马媛媛报道日前,榆林市举办药品“三统一”知识培训班,对全市乡镇卫生院院长、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和各县区药品“三统一”办公室负责人共计265人,进行了集中培训。培训班就药品“三统...
榆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榆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