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新闻 横山新闻 神木新闻 府谷新闻 靖边新闻 定边新闻 绥德新闻 米脂新闻 佳县新闻 吴堡新闻 清涧新闻 子洲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榆林市 > 榆林新闻 > 正文

让龟兹古城“活”起来打造通向未来的密钥

来源:榆林日报 2010-11-30 12:56   https://www.yybnet.net/

郑晶莹郑玮

一、龟兹古城是“国宝”人文资源

《陕西通志》《延绥镇志》《榆林市志》等地方志及国家出版辞书都记载了榆林北郊古城滩有汉武帝所设龟兹属国(相当于郡)治所,史称龟兹县,至217年曹操撤县止存延达357年。龟兹古城占地2000多亩,2005年榆林市文研所专家调查时仍有4段城墙遗迹,这也是古城滩地名的渊源。古城所依附的走马梁汉墓群达8平方公里,出土文物丰富且具多元文化。

龟兹县城建于西汉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距今2150年),汉武帝将来自西域龟兹人集中安置,建立城池并“由属国都尉管理”。这可谓汉武帝顺应民族交流、促进民族和谐的治国安邦重大举措;这是中国历史上中央政权首个以我国少数民族名字命名的城市和行政区域,可称之汉代“行政特区”;这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历史见证,并将榆林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上溯达1600多年。

二、榆林文化大市建设呼唤人文古迹复活并生辉

榆林文化大市和区域文化中心建设及“十二五”的转型跨越发展,不仅呼唤本地人文古迹披挂上阵,还应跨境组合、互联互通,发挥整体优势!加速发展、提高效益就需要充分挖掘并盘活方方面面的人、财、物力。如果说我们过去关注能源等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较多,那么在大文化建设启动,尤其是规划未来和科学发展指导下,更应将古今人文资源的开发利用置于更突出位置。因人文资源开发不仅不会枯竭,而且有孕育倍增效益!

龟兹古城文化资源可催生古城滩、走马梁新景区,可与镇北台、红石峡景区形成北郊十里长城(边墙)“一线两明珠”之国宝级旅游文化名片。

三、古城滩、走马梁景区区位优越,资源富集

距市区十里,位于头道河则塌崖畔水库之西,为河滩区。自古誉为“金盆湾”、鱼米之乡、酒肉活库。龟兹酿酒,历史悠久,有“酒通缸坊”之说;地处蒙汉交界,种养业廉优,猪牛羊鸡鸭鹅成群。

古城滩和走马梁分别在长城两侧,

珍贵的人文景观富集:万里长城与烽火台高耸;龟兹古城与汉墓群金光闪闪;易马城和关帝庙、大圣庙等6处寺庙群沿边墙林立,还有牛家梁镇林场及七里沙苍松翠柏绿化林及国家主席视察森林瞭望台等。

古城滩东侧有中日友好治沙绿化林和纪念碑;西侧有台湾巨商王永庆捐资兴建并题书的“明德小学”;古城滩及其南北沙正建成占地2万多亩的农业高科技示范园;东边与麻黄梁工业区相连。古城滩已有数处特色酒店、鱼庄和栋栋乡间别墅,相得益彰的文化教育等建筑正日渐增多。

正在施工的高速路、210国道都聚焦此地,使已有的纵横油路网四通八达,已令游人赞叹:这里古今人文资源富集,山水田林路优美如画!

四、开发龟兹古城文化遗产之相关项目建议

(一)勘察、标明龟兹古城墙遗址。史志记载古城南北1500米,东西900米,墙基12—15米。可先标明古城四角并竖立标志,公告龟兹古城之城墙遗址予以保护,不准再挖土和占用。

(二)尽快组织文物考古专家对龟兹古城所依附的走马梁汉墓群进行抢救性挖掘。并能选一两个汉墓及出土文物原址建馆,如此也可阻止猖獗的盗挖破坏。

(三)成立龟兹古城文化研究所,作为事业单位,在政府领导下,专职负起龟兹古城文化研究与项目开发有关问题。这是公益性重大文化项目建设,单凭民间社团组织研究尚可,项目开发乏力。

(四)建陕北“民族之林文化长廊”。70年前,斯诺先生在《西行漫记》中说:“走向陕北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中华民族文化。”陕北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很典型,发展中也在与时俱进。文化长廊中反映什么内容宜群策群力,好中选优。专家们议及的内容有:

在龟兹古城四周4800米城墙残基上建筑“民族之林文化长廊”。以雕刻与绘画等作为载体,展现多元民族文化。如:中华56个民族的形象大使(各族人物像);中华始祖及各朝代开基元首像;世界各国国旗、国歌和民族元首

人物像;中外各种宗教的教义、宗旨;中外各民族的格言、名言精华等。此视野为中外民族文化,也可兼容陕北乡土文化或只汇集榆林地方文化,选项如:截至公元2000年底以前各县区、乡镇的第一所小学、中学及创办人简介;第一个由农转非创新产业人物简介等,选榆林人与外来人每一项创新、发明简介等。各选项均可通过媒体征集而定,宗旨是记录历史人文,让方方面面所有创造家乡辉煌的创新、功勋人与事永远碑刻记载,启迪激励后人,成为爱国爱乡教育基地。主题都是培育多元文化,促进持续和谐发展,让龟兹古城活起来,为榆林文化大市添光彩。

(五)建古城滩(醉乡或缸坊)民族文化休闲服务中心。

在龟兹古城附近选址,集龟兹古城文化宣传展示、休闲餐饮,接待宾客、游人。据了解,当地村民有出让荒地之意向。

(六)专家学者还提议在走马梁关庙附近建造“秦汉戍边将帅纪念馆”和“陕北碑林”。让戍边征战过的蒙恬、扶苏、李广、卫青、霍去病入馆,将历代戍边及有关长城与民族团结的诗词刻存

碑林。充分利用苍松翠柏优美环境,丰富古城滩、走马梁人文景观。

(七)整修东、西易马城之间的十里跑马大道。从镇北台西南侧的易马城向东至走马梁关帝庙北侧的易马城约十里,畅通昔日的试马大道,服务今日旅游。

(八)镇北台至古城滩修“陕北民族文化大道”(榆林十里民族文化大街),选址长城北侧。大街两侧商铺汇聚中华各民族特色商品、餐饮。这条大道宜优先规划,有带动作用,如缓后实施,则宜先整修拓宽旧榆神公路。

(九)古城滩缸坊醉乡酒厂计划兴建酒文化展览馆并探知相关历史文物,应予支持并列入总体规划。

(十)开通榆林—镇北台—古城滩—走马梁—北郊热电厂公交环线。

这些项目可同期或分期实施。总之相关项目应充分论证,纳入规划,明确目标,合力共建。我们认为,精心规划,充分挖掘并盘活这里的各种古今资源,让2000年前的龟兹古城尽快活起来,不仅会成为榆林历史文化名城的新亮点,也有望成为省、市甚至是驰名中外的旅游文化热点。

李苗苗

尽管许多关于文化产业开发改造的话题都还在设想和规划中,但我们可以看到文化正从“搭台”进入“唱戏”时代,进入了经济、社会运行体系中,很多景观不再是仅供观赏的文物古迹。对文化遗产的传承,正变成一种现代生活方式。很多人坚信,这种开发和产业再造,不仅不会让我们这片古老土地上的历史遗存沾上“铜臭味”,相反,传统文化的力量,有待成为现代生活中摸得着、看得见、感受得到的生命。

每一个对历史文化充满敬畏的人,都会有理由相信,生活风情的再

建、再造与传承,渗入城市肌体,将会成为提升城市形象、凝聚城市文化气质、增加城市认同感的一股重要力量。这有可能是一个城市在经济增长领域中重新打造的通向未来的密钥。

当然如何创新性保护、专业化保护与开发,在当前也是一个值得思索的重要问题。因为文化产业的特殊属性,它的产业风险非常之高,而且容不得在发展中走弯路,例如对文化遗产的破坏,受损失的不仅是经济,还是一些长期的、不可逆的影响。

新闻推荐

关于发展榆林职业教育的建议

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通过调研,我们认为,榆林市职业教育面向市场经济需求,立足地方经济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专业技能人才,有效地促进了就业,促进了榆林经济社...

榆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榆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让龟兹古城“活”起来打造通向未来的密钥)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