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新闻 横山新闻 神木新闻 府谷新闻 靖边新闻 定边新闻 绥德新闻 米脂新闻 佳县新闻 吴堡新闻 清涧新闻 子洲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榆林市 > 榆林新闻 > 正文

一个产煤村没有一亩地被撂荒 ——“方家畔模式”探密

来源:榆林日报 2010-11-20 12:58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马媛媛

初冬时节,当记者走进榆阳区大河塔乡方家畔村,看到村里丰收后的田间地头,看到家家户户院落里堆放的粮食。很难想象,这是一个盛产煤炭的村庄。

方家畔村是一个产煤村。年生产能力30万吨的股份制煤矿——榆阳区方家畔煤矿坐落在村内,每年向村里支付土地租赁等费用150万元左右,构成了该村的主要收入来源。可是,单靠煤炭资源早已脱贫致富的方家畔村并没有在祖先留下的“功劳薄”上睡大觉,而是立足资源优势,高度重视农业生产,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在围绕新农村建设,积极探索新时期农民增收、农业增长、农村发展等问题上,走出了一条符合村情民意、发挥比较优势的好路子。

产煤村的忧患意识:

没有一亩耕地被撂荒

方家畔村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依靠这一资源优势,方家畔农民人均收入万元以上,远高于全区平均水平。与煤炭资源给农民带来的实惠相反,该村现有耕地682亩,人均耕地不足1亩,村民种粮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还不足五分之一。农作物种植主要以玉米为主,占播种面积的比例在七成左右。据2005年—2010年的粮食产量调查,该村玉米平均亩产在600—700公斤之间,按近年来的最高价格核算,出售玉米的人均收入不足1000元。除去化肥、种子、除草剂等成本,种粮收益更低,农业生产对农民增收的作用十分有限。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非农产业规模的迅速扩大,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外出务工已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方家畔村也不例外,近年来,该村外出务工人员逐渐增多,目前约有一半的劳动力外出打工。在家从事农业生产的大部分是妇女和老人。尽管方家畔村耕地平坦、土地肥沃、水源充足、灌溉便利,在粮食生产方面具有传统优势,2006年村里还是出现了个别耕地撂荒现象。农业生产质量严重下降,降低了农业资源的利用率,削弱了农业发展的后劲。

“农民不种地,土地撂荒了怎么行?没有粮食怎么办?”村党支部书记李务堂对撂荒现象表现出深深的担忧。为此,他组织召开了村党支部、村委会会议,对耕地撂荒现象进行了专题研究。决定建立耕地撂荒管理机制,对撂荒的农户,每撂荒一亩耕地罚款100元,并取消其享受粮食直补资格。同时,在享受分红、集体福利等方面,也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确保全村不出现耕地撂荒现象。“两委”的决定,得到了群众的热烈拥护,并在村民代表大会顺利通过。

正是因为方家畔人高度重视粮食生产,深刻认识到粮食生产在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中的重要性,在村里出现耕地撂荒现象之初就积极采取了措施,有效保护了耕地,从而确保现在没有出现一例耕地撂荒现象。

据村干部介绍,由于全村实行的经济制裁措施,村里甚至出现花钱请人种地的“反常现象”:部分不愿意或者无力耕种的农户,宁愿花钱请人在自己的耕地上种地,也不让土地撂荒。

雄厚的集体经济:

让农业基础设施得到改善提升

方家畔村每年约有150万元的集

体收入,这为村党支部、村委会采取各种措施制约农民土地撂荒、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农业生产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

为减轻村民劳动强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方家畔村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近年来,村集体共投资65万元,修建水坝2座、水渠500米,改善农田水利灌溉设施;投资20万元,修建一座桥梁,方便农民种地和出行;完成油路建设10公里,还准备建设水泥路10公里,共需投资160万元,其中村集体自筹资金20%,其他费用由政府补助。通过田、水、路的综合治理,全村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

“我们还准备投入一定的财力、物力和人力,新开垦100多亩耕地,将现有耕地和新开垦耕地全部平整成20亩以上的地块,使耕地向种粮大户集中、向愿意种地的农户集中,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规模化。”村党支部书记李务堂告诉记者。

国家统计局榆林调查队曾对这个村的保护耕地工作进行过调研,他们分析评价道:方家畔村在村民自愿、协商调剂的基础上,集中平整土地,推进土地流转,鼓励种粮专业户承包经营,必将有效破解“有地无人种、在家无力种、能者少地种”的难题,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粮食种植规模化,稳步提高粮食产量。这样的举措,既为适度扩大经营规模、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创造条件,也为有效保护规模较大的耕地地块创造条件,更是为缓解我国粮食安全压力创造条件。

合理的利润空间:

农民种粮的动力所在

如果说采取基础建设、经济制裁、制度约束等措施,是保护耕地和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外部性措施,那么,合理的利润空间才是农民种粮的内在动力和根本原因。农民有了种粮动力,自然也不会出现耕地撂荒现象。

“这方面,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村党支部书记李务堂如是说。这也正是广大种粮户对政府的殷切希望。

多年来,农产品价格持续低迷,“谷贱伤农”成为农业生产中经常遇到的难题。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农产品价格整体有上涨趋势,这对农民来说是个好消息。

“我们希望种粮有稳定的、可观的收入。”一农户对记者说。国家统计局榆林调查队一位姓张的工作人员分析

说,要保证农民种粮有稳定的、可观的收入,政府部门就应综合考虑粮食价格、种粮成本、农民收益、粮食安全等多种因素,设定政府保障的亩均种粮基本收益目标,确保农民种粮的合理利润空间,防止“谷贱伤农”,但也不鼓励农民过度种植;应加强粮食种植的宏观调控,引导农民根据市场形势,适度调整种植规模和产业结构,实现粮食供需平衡、市场粮价相对稳定,这才是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根本所在。

方家畔的美好蓝图:

打造秀美宜居村庄

经济发展了,生活富裕了,人居环境方面也要改善。近年来,方家畔村不断加快改善民生,着力美化人居环境,一个富裕、文明、和谐的新农村已经初步建成。

村集体出钱购买8万元的树苗,由群众出力,绿化了2000亩荒山,栽植了1000株松柏树,对村内道路两旁进行了绿化。村集体为全村村民购买新型

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并全方位宣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优惠政策,确保该制度顺利实施。在文化生活方面,村集体修建了自己的文化室,区文化局赠送3万余册各类书籍,基本满足了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宜居的村庄改变了村民的观念,现在越来越多从方家畔村走出去的人,开始返回家乡。去年以来,已经有200余人返回方家畔村。

“目前,我们村正和投资商洽谈开采煤矿的事情,发展村办企业。我们还将统一规划、集中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户均住房绿化面积预计达到1.4亩,为村民打造环境秀美、适宜居住的村庄。”村党支部书记李务堂简单的话语勾勒出了方家畔村的美好蓝图。

国家统计局榆林调查队认为:从新农村建设的角度来说,方家畔村的发展处于初步探索阶段。但是从粮食安全角度来看,初具雏形的“方家畔模式”正契合了全国的粮食生产形势:我国始终面临粮食安全的压力。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方家畔模式”颇具典型意义,值得研究、借鉴和改进。

本报记者马媛媛

采访手记

由于天然的资源优势,方家畔人很早就过上了殷实富足的生活,农业生产早已不是他们的主要来源。仅从这个方面来看,可以说种地与否,无论是对普通村民,还是对村党支部、村委会来说,重要性都不是很明显。但是,方家畔村在粮食生产方面具有传统优势,农民对土地有深厚的感情。更为重要的是,村党支部、村委会、村民代表具有强烈的粮食安全意识,他们认为农民不种地、没有粮食是万万不行的。

方家畔人在村里出现耕地撂荒现象之初就积极采取了措施,有效地保护了耕地。因此,应始终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着力提高对粮食生产的认识,强化粮食安全意识,特别是要让广大村干部充分认识到保护耕地的重要性,因为土地是农民的根。

方家畔村采取经济手段制约农民耕地撂荒的做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更值得借鉴。

采访中记者体会到,保护耕地,

就应加大耕地保护管理、考核力度,根据不同的资源禀赋,对不同的村实行差别化管理:有资源优势的村应充分发挥集体经济的优势,采取有效措施制约耕地撂荒;没有资源优势的村要积极壮大集体经济,探索有效的土地流转方式,消灭耕地撂荒现象。

随着优良品种的大力推广、新增耕地的有效开拓等措施的实施,传统农业生产中“条条地”“块块田”在提高粮食产量方面的制约作用越来越明显。方家畔村在村民自愿、协商调剂的基础上,集中平整土地,推进土地流转,鼓励种粮专业户承包经营,努力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粮食种植规模化,稳步提高粮食产量。可见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是提高粮食产量的必然途径。

“方家畔模式”也给许多产煤村带来启示,那就是:土地是农民的根,只要农民种粮有合理利润空间,有宜居便捷的生活环境,有稳定可观的收入来源,那么农村也可以成为他们生活、创业的乐园。

新闻推荐

从深圳市民一卡通说起

边兆芳近日,随团参观学习深圳市深圳通有限公司“三通”卡运作模式的具体实施,此项目作为一个新生事物,简单、方便、快捷,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三通”卡的运作模式思维超前,和高科技的快速发展紧密配合...

榆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榆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一个产煤村没有一亩地被撂荒 ——“方家畔模式”探密)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