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庄怀厚
苏州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榆林和苏州结为友好城市。前些时间,榆林市宣传文化界的13名同志,应邀对苏州进行了回访。
6月的江浙大地,本该进入梅雨期,却风和日丽。我们在苏州文联同志的陪同下,参加了许多有意义的文化活动。观赏了苏州美术工作者的高超艺术,从美术大展中可以看到,展出的作品很大一部分在全国获过奖。
苏州市在发展文化事业上舍得投资,使文化基础设施得到突飞猛进的改善。近几年,他们花巨资兴建了苏州市文化标志性建筑——科技文化中心,其外貌雄伟壮观,中心内一派浓郁的高科技与现代化装饰,花样俱全,豪华亮丽,有现代化剧场、电影院、歌舞厅、钢琴演奏室、书画展览室等等。更让苏州文化人值得骄傲的是,这里还是全国文艺界的评奖中心,全国几届电影金鸡奖的获奖者就是在这里出炉的。
我们还聆听了古老的苏州评弹,参观了苏州历史文化名街——平江路和三塘街,感受了那里的古文化氛围。这两条街基本是保留了历史原貌,明显反映了苏州作为江南水乡的特色。旱街水路并行,街道两旁保留了旧时的纪念地、商铺、茶社、像馆、饭店、当铺、书屋等。街旁的水路上游船穿行往来,摇船的男女身穿民俗服装,头戴斗笠,唱着传统渔歌和民谣,船上的中外游客不时传来阵阵的欢笑声。
告别美丽的姑苏城,文联的同志带我们去了苏州市的两个历史文化古镇——周庄和千灯。周庄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它以保存完整的明清建筑和“小桥、流水、人家”完美的空间尺度,被誉为中国第一水乡。看那原汁原味的水巷民宅、细腻婉转的船歌民谣、纯朴浓郁的水乡民俗,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人。固然我们去的时候,正遇上海世博会的高峰期,真是游人如潮,川流不息。据说周庄的推出,主要是得益于画
家陈逸飞的一幅名作——《双桥》,双桥就是周庄水道上的一个实景,几乎所有的游人都要到此一游,并驻足留影。我是个业余摄影家,当然更不例外。
这次到周庄使我感受最深的是:周庄文艺工作者的那场大型水上实景演出——《四季周庄》,实在是美极了!可以说,是我平生欣赏到的最有气势、最有特色、最富有真情实感、最使人耳目一新的一次大型文艺晚会。这样形容,可能有人怀疑我是个“坎井之蛙”,其实非也,因为工作原因,我跨国出访,到过两大洲,览过三大洋,踏过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土地,但周庄的那场演出我觉得比在美国好莱坞看的那场实景格斗演出激奋得多。《四季周庄》这样的戏,让我这样出身农家的人看起来更能投入感情。舞台体现水
乡特色,正中是主演出场地,台前和两旁的副演出场地是乡间道路和小桥流水。现代化电动灯光布景变化多端,演员阵容庞大,足有100余人,据说演员都是本镇的兼职人员,晚上演出,白天还做自己的工作。当地农民也是演出队伍中的重要成员,许多劳动场面都由他们亲自表演。农民的拖拉机、小船、牲畜、家禽以及劳动产品,都是演出中的活道具。耕种、收打、捕捞、过节、婚宴喜庆等等,整个演出把他们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生活表现得淋漓尽致、活灵活现,真是让人饱食了一顿终身难忘的文化大餐。
千灯镇是以生态文化著称的一个江南古镇,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人文荟萃。这里除江南古镇特有的水巷、河埠、古桥、廊坊、庭院外,还建设了大唐
生态园、灯具博物馆。灯具博物馆内保存了中国不同历史时期各式各样的灯具上千万种,体现了千灯镇的特色。
在千灯镇,我们还瞻仰了顾炎武先生的纪念馆和陵园。先生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名句中国人几乎都知道。顾炎武是明末清初著名的爱国主义学者、思想家,是千灯镇人士。有文章评论:中华民族的伟人,从孔夫子到孙中山一共有72位,顾炎武是其中之一。毛泽东曾经号召每个国民都要认真思考和实践顾炎武先生的话:“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这次苏州回访,收获很大。文艺工作者就是应深入到火热的生活之中,深入到人民群众之中,深入到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实践之中,才能发挥自己的光和热。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白潇报道11月11日是流传于年轻人中的娱乐性节日——“光棍节”,这个“非主流”趣味小节日近两年渐渐走俏,古城榆林的各个角落里也不时散发出这个趣味节日的芬芳。“今天过节,咱兄弟们出来吃...
榆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榆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