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吕晶
近年来,榆林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树立安全发展理念,落实安全管理措施,深入推进各级各类学校的安全文化建设,积极构建严密有效的学校安全防控体系,全力保障师生安全,创建和谐校园。
建立三个工作机制。一是严密的组织管理机制。由“一把手”负总责、亲自抓,班子成员分工负责具体抓,动员各级干部和教职工全员参与校园安全文化建设活动。各县区、各学校也逐级成立校园安全文化建设领导小组,落实责任,分解任务。二是严格的督查考核机制。根据教育系统的实际情况,坚持把安全文化建设与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实行定期检查制度。三是经费保障机制。全面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建设。今年上半年,针对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市教育局会同公安机关等有关部门,大力加强校园安全保卫工作,认真落实学校门卫管理、值班巡逻、住校学生管理等制度,进一步完善涉校涉园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和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安全教育工作。在全市中小学普遍开设了《公共安全教育》课程,在此基础上,开展中小学安全教育“五个一”活动,每年让学生在安全方面读一本书、答一份卷、上一堂课、开一次主题班会、给父母写一封公开信,形成了学生与家长互动、互促的校园特色安全文化。组织实施了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安全培训工作。两年来,市教育局先后举办5期安全培训班,对600多名中小学班主任教师进行了短期脱产培训,选派400多名教师参加了省上的安全培训,组织2300多名中小学校长、保卫科长和班主任教师参加了教育部举办的网上远程安全培训。扎实推进“平安校园”创建活动。2007年以来,市教育局会同市综治办、市公安局先后两批评估认定市级“平安校园”65
所,其中18所被评为省级“平安校园”。各县区也评估认定了一批县区级“平安校园”,目前,榆林市正在组织实施第三批“平安校园”评选推荐工作。净化、绿化、美化校园环境。以实用、经济、美观为原则,狠抓校园绿化工程,积极创建绿色文明校园。全面推行校方责任保险制度。从2009年秋季学期开始,榆林市在中小学和职业中学全面推行校方责任保险,今年又将这项保险扩展到了幼儿园。
全面完成寄宿制学校取暖设施改造和生活设施建设工程。2009年,全
市各级财政累计筹集资金2亿多元,对502所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取暖设施进行改造,城乡学校的学生宿舍全部改为暖气集中供热,全面推进农村学校生活设施改造和卫生新校园建设。全面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从2009年7月开始,全市教育系统按照国家最新颁布的校舍防震安全标准,全面开展了中小学校舍安全排查鉴定工作。截至今年9月底,全市共排查学校1340所,排查鉴定校舍458.6万平方米;筹集资金约4.96亿元,拆除重建校舍28.3万平方米,加固校舍27.5万平
方米。全面加强校园人防、物防、技防建设。截至今年8月底,全市教育系统新增学校安全保卫人员1521人,为校园保安人员配备了器械,并及时组织开展了校园保安业务培训。全市有133所中小学、幼儿园新安装了校园视频监控系统。
新闻推荐
十年坚持铸成一剑绿染榆林山川大地榆林是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危害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也是国家级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历史上这里沙害严重,榆林城就曾因风沙侵蚀而被迫三次南迁。到上个世纪末,由于投入...
榆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榆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