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是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文化创意产业园是文化产业的集聚区、示范区和龙头。大凡现代产业都强调集聚效应,产业化必先园区化,榆林已有若干个工业园区、工业集中区,也有几个大规模的生态农业示范区和物流园区,唯独没有文化产业园区,无法产生集聚效应、示范作用和带动作用。因此,榆林要尽快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带动文化产业大发展。
——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协调推进的工作格局。借鉴北京的办法,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文化创意产业领导小组(同时也兼市旅游产业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的职责是研究决策全市文化创意产业的重大问题,部署重大战略和重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各县(区)参照市上的工作模式,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形成市县(区)两级协调推进、各部门密切配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保障文化创意产业有序健康发展。
——制定、完善产业扶持政策,形
成系统配套的政策保障体系。根据中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精神和榆林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台《加快榆林市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文化产业》的文件。各县(区)和重点文化产业集聚区根据自己的实际和产业功能定位,也制定区域性、行业性扶持政策和实施细则。
——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基金,扶持一批重点项目和集聚园区建设。榆林市真正的文化产业还未起步,按照国际国内通常的做法,起步阶段必须由政府引导、政府投入。最基本的做法是设立文化创意产业专项基金,每年安排数亿元资金面向社会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其用途,一是搞好园区的征地拆迁和基础设施建设,二是重点扶持文化旅游和条件好、见效快的项目。
——搞好园区的布局选址和规划设计。从长远看,榆林至少应当建设4个文化产业园区,即位于榆阳区的榆林市文化创意产业中心园区,神木、绥米、靖边各建一个区域性文化产业园区。榆林市中心产业园区要体现综合性、现代性。
其内容至少应包括影视、演艺、休闲、游乐、网络、民俗文化产品(包括民歌、秧歌、石雕、木雕、剪纸、布艺、特色住宿、特色餐饮等)。我们建议榆林市文化创意中心园区建在中营盘水库,那里离市区较远,但通高速、有山有水、植被良好、环境优美,可建成榆林的休闲娱乐城、文化城、卫星城。神木文化产业园区宜选在杨家城,主题内容是体现边塞文化、军事文化,可用声、光、电等现代手段或现场表演再现宋、辽、西夏的战争场景。西部文化产业园区宜选址统万城,这里虽然离城市较远,但匈奴古都具有世界唯一性、不可替代性。其主题是匈奴文化、三边文化。这样以榆林古城、红石峡、镇北台、杨家城、统万城为组合的榆林边塞文化主题框架就基本形成了。南部区的黄土文化风情园区宜落地绥德,因为绥德的地理位置、交通条件、文化实力堪当此任。
——促进文化与金融的全面对接,构建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服务体系。针对文化企业尤其是中小文化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市文化创意产业领导小组应与市内外金融机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作出系统的支持文化创意产业的金
融政策设计和工作安排。
——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助推文化创意产业。以文艺团体转企改制为突破口,全面搞好广播电视、新闻图书、文物景点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的改革,解放人才,解放文化生产力,提升文化服务水平、文化实力和文化竞争力,为文化产业和产业园区的发展建构体制平台和机制保证。
——发现、培养和引进文化产业人才。要培养和引进一批文化创意人才、文化企业家、文化经纪人,形成一支善于创新、策划、包装、宣传、开发和推销文化产品的文化产业大军。要依托文化产业部门、文艺团体、榆林学院和相关协会尽快组建“榆林文化产业研发中心”,为市内各文化企业单位和拟建园区进行人才培养、信息交流、文化品牌设计、决策咨询、项目创意、文化产品推介等服务。(市决策咨询委员会)
新闻推荐
本报通讯员艾绍辉报道12月9日,榆阳区刑警大队快速出击,成功摧毁一吸贩毒网络,8名涉毒违法犯罪人员被擒。当日早晨,刑警田浩、焦海峰、张欢、韩森等对“榆佳商务宾馆”一客房检查时,发现王某神情慌张。...
榆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榆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