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玉林市政协委员“联千企助发展”活动中,我跟随市政协常委黄小凤来到位于玉东新区茂林镇的玉林嘉宝日用品有限公司调研。在这个年产值过亿却很少宣传的出口创汇型企业里,我们见到穿着朴素的公司董事长张钊明时,还以为他只是一个普通员工。但经过与他的一番交谈,我们全被这位土生土长的农民老板的企业文化理念折服了。“用心就能做好”
个子小眼睛小,张钊明笑称自己是“小男人大老粗”,在企业中高层培训课上,他更声称:“我们就是李云龙的部队!”看来电视剧《亮剑》中的李云龙是张钊明的偶像,而他这句话里的含义很深:一是指他们这个厂,是像李云龙的部队一样靠勇敢和智慧“打”出来的一片天地;二是指企业站稳脚跟后,就要从野战军转为正规军,要有完善的企业管理文化。如何提高企业的管理文化水平,也是张钊明向政协委员提出的最迫切的难题。
张钊明原来经营一个乡镇的小小弹簧厂,为了让企业转型,他连续三年参加广交会,专门观察老外喜欢什么样的产品。他很快找到了思路,决定做高档次的铁、木制品的家居日用品。对此行一窍不通的他,带着铁丝找了十几家设备厂家咨询。“等于有十几个师傅教我怎么做!”这样转了一圈下来,善于用心琢磨的张钊明已经成了师傅。设备买回来,工人招进来,专家请过来,可是工人们听不懂专家文绉绉的讲解。张钊明急了,自己站到了讲台上,用“大老粗”的大白话加上实际的操作演示,工人们很快就领会了。2000年,张钊明带着第一批产品参加广交会,没想到效果出乎意料的好,老外们排着队要跟他签单,张钊明忙得连跟他们讲价的时间都没有。
出口创汇的大门从此向嘉宝打开了!“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是质量”
现在嘉宝每年的订单有80%是来自老客户,15%来自广交会,其他来自网络。有着稳定销路的嘉宝,始终坚持保证质量,走高端日用品的路子。
“在两广,要找高端日用品必须找我!”张钊明自豪地说。当初很多像他一样做日用品出口生意的,因为不注重产品的质量、包装和服务,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这样的低端企业首先就被淘汰了。
“现在市场的价格是透明的,所以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就在于质量。”公司已经通过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公司设计的编藤多层置物架、折叠式可拆装型篮获得国家环保型外观设计和实用性新型专利。2004年1月,公司扩建6公顷的生产基地,总投资2000万元,建设9幢标准化厂房,并引进现代化机器设备,扩大公司产业链,实现了冷拉钢丝、自动数控成型、气动排焊碰焊、数控自动冲压、自动喷涂、电镀、抽湿烘干的一条龙生产线。新建9幢现代标准化厂房,已于2006年12月完工并全部投入使用。2011年全年创汇1000多万美元,总产值达1亿多元人民币,上交税金860多万元。善待员工就是善待企业“提高竞争力的关键在于管理,”张钊明说,“工人凭什么要为企业拼命工作?如果工人在企业里得不到管理者的尊重,感觉不到企业也是他们的一部分,他们怎么会卖命工作?”
嘉宝的工人大多数是从本地农村招的,每年春节后,全国各地很多企业都大呼“用工荒”,张钊明却很淡定,他相信他的工人们一定会准时回来上班。
“稳定的职工队伍是企业最大的竞争力!”张钊明一直深谙此道,因此,不管企业资金周转有多困难,他每月一定准时发放工资。而且,随着企业的良性发展,他每年都致力于改善工人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致力于工人的培训和教育,并多方开展企业文化活动,重奖为企业提供合理化建议的员工……“假如员工队伍不稳定,对产品质量就无法控制,而且高端日用品也是个技术门槛比较高的行业,员工培训也很复杂,因此一个稳定的职工队伍不亚于先进的机器设备。善待员工,就是善待自己的企业!”只有和员工建立起合作伙伴关系,才能让员工对公司有责任感,有共同的价值观和使命感。
这是一个朴素的商业规则:只要车间里的工人能保持高昂的生产积极性,并集中注意力减少产品的次品率,就能为老板创造更高的利润。“要求员工做到的,老板先要做到”
化
在参观干净、整齐的标准化厂房过程中,我注意到张钊明董事长和梁世川总经理的胸前都像普通员工一样佩戴着一张姓名牌,我好奇地问:“你们怎么还要戴这个,难道还有员工不认识你们吗?”张钊明笑着说:“我要求员工做到的,首先要保证自己能够做到。不然规矩是老板订的,也是老板破坏的,谁听你的?”除了戴牌上岗,张钊明还像所有员工一样,早上7时半准时到工厂上班。黄小凤问他:“那老板没有要到外面办事什么之类的吗?”“一般相关部门也没那么早上班的,要办事也是我到工厂检查过之后才去办。”
这就是企业文化的精髓:在企业日常管理的点点滴滴上,作为企业管理者,不管是高层还是中层,都应该从自己的工作出发,首先改变自己的观念和作风,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
“现在企业最高层次的竞争已经不再是人、财、物的竞争,而是文化的竞争,最先进的管理思想是用文化进行管理,因此,我现在最急需的是企业管理文化的建设和提高!”张钊明的话,也正是玉林市一大批企业所期待解决的问题……
新闻推荐
...
玉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玉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