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新闻 北流新闻 容县新闻 陆川新闻 博白新闻 兴业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玉林市 > 玉林新闻 > 正文

闻药香听传奇 药博会里的中医药文化

来源:玉林日报 2012-04-11 04:36   https://www.yybnet.net/

药博会以“弘扬传统中医药文化”为己任。4月10日,记者流连琳琅满目的展会上,闻着这里香料馆的药香,听着一个个在此布展的中华老字号药企的文化故事,再感受着一个个中医药药方的神奇,这时抽象的中医药文化已经成为记者眼中可触可感的实实在在的事物。

 香料馆里的“香文化”

奇特的造型,氤氲的香气,八角、桂皮、丁香、白豆蔻、肉豆蔻、香叶、小茴香、沙姜、草果、孜然、花椒、辣椒等100多种香料以实物标本、图片的形式齐集香料馆,是所有参观者的视觉、嗅觉的盛宴。

在解说员的娓娓道来中,记者在此感受到了香料文化的厚重,在世界历史中,缺少香料的历史是不可想象的。香料直接与战争、贸易线路、医学治疗、化妆品制作和宗教仪式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与烹饪的关系更是密不可分。香料的贸易和使用的历史,比大多数人想象的要长得多。

而记者在此还捕捉到了一个令人兴奋的信息:玉林在不久的将来,将成为香料文化的发扬光大者。玉林所处的广西是我国第二大中药资源省区,而八角、罗汉果、穿心莲等是广西更是玉林的特色优势道地药材,这三种药材在香料方面应用广泛。

“老字号”解说“药文化”

今年中华老字号药企来得特别多,这是记者在展区参观时注意到的一个特别现象,它们是广州陈李济、潘高寿药业、北京同仁堂、广州王老吉药业、云南白药、广州奇星药业、白云山制药、玉林制药……而它们传奇的文化故事、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展台,则向我们打开了一个个微观中药文化的窗口。

始创于1600年的广州陈李济药厂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药厂,还是一家拥有吉尼斯世界纪录的“最古老的正在运营的制药厂”,比外国最早的制药企业德国默克还要早68年。而与其400多年的历史比较,其始创人创造的诚信文化则更让人回味无穷。相传412年前,广东省南海县人李升佐,在广州大南门已末牌坊脚(今北京路194号)经营一间中草药店。一次,李在码头发现一包银两,于是日复一日地在原地苦候失主,终于原封不动把银两归还失主陈体全。陈感念李的高风亮节,将失而复得的银两半数投资李的中草药店,两人立约:“本钱各出,利益均沾,同心济世,长发其祥。”并将草药店取字号“陈李济”,寓意“存心济世”。可以说,没有诚信就没有“陈李济”。展区负责人林先生说:“有诚信之心,济世之志,才会坚守古方正药之‘正\’,那古方正药之‘正\’,正就正在用料必用‘天字第一号\’的正品一等的道地货,这就是铸造世界第一古老药厂的奇迹所在!”而记者在现场也发现这届药博会打出的“建造诚信药都”大幅标语,这也是玉林之所以成为“南方药都”的本色所在。

北京同仁堂在展馆内用图文展示了企业10多件百年的“传世之宝”:药墨、搓药板、龙纹乳钵、犀牛角柄铜制切药刀……这些宝贝中的乐氏铜人是同仁堂的“镇馆之宝”。乐氏铜人依照古代青年男子形象而做,比真人略小,由金铜所制,周身不仅精准地刻满了人体的三百六十多个穴位,而且内藏乾坤:其外壳可分为腹背两半,自由开合,体内脏腑齐全,人体内部器官一目了然。工作人员说:“过去许多不识字的老百姓,来同仁堂都是不认招牌认铜人,直到今天,这樽珍贵的乐氏铜人仍珍藏在大栅栏的同仁堂药店里。其蕴含着博大精深的中医理论,体现着高超精湛的铸造工艺,同时也具有极高的科学和艺术价值,堪称弥足珍贵的国之瑰宝。” 

“老树新花”散发阵阵幽香

老中医、老专家、老配方等等,只要一和老字沾边,仿佛就多了一分纯正、多了一分地道、多了一分文化,多了一分信任,而记者在药博会现场,发现许多新药品、新的保健品其实也是从古老医药配方中挖掘并创新出来的产品,体现了“新中有老,老里带新”的医药文化风向标。

东阿阿胶展馆的负责人臧先生向顾客介绍产品时,必定用到李时珍在《本草纲目》的原话:“阿胶,本经上品,弘景曰‘出东阿,故名阿胶\’。”他以此强调了东阿出产的阿胶为正宗道地品牌,而其之所以与众不同,在于其有传承了千年的三宝——东阿水、国家级炼胶保密工艺及纯正驴皮。近年来,东阿阿胶在继续沿袭了其3000多年的制药工艺的同时,又利用阿胶与其他药品配方新开发出了桃花姬阿胶糕、阿胶金丝枣、东阿阿胶原浆等“老树新花”,这些产品既沿袭了传统老配方的神奇,又契合了现代人的需要,成为东阿阿胶一个强劲增长点。

传统中必须有所创新,这是记者参观潘高寿药厂展馆的感受。川贝枇杷露曾经是该公司”一招吃天下“的利器,但是在改革开放后,被同行喻为“独抱琵琶”的潘高寿,因为长期生产单一酊水糖浆制剂川贝枇杷露,在厂家林立、同类产品激烈竞争的市场上,曾一度陷入困境。通过认真探究,“潘高寿”人找到医治“断弦”症结的良方,就是以重点开发治咳药物系列为主,同时多品种、多剂型地发展其它治疗药物。在积极开发新产品的同时,对于老牌产品川贝枇杷露,亦在组方上研究改进,使药料的配方上更趋合理。工艺上亦不断改进。“川贝枇杷露之所以历久不衰,原因就在于配方和工艺上日臻完善。”经销商童先生如此说。

新闻推荐

记者邱临下午阳光明媚玉林市视光电子科技有

...

玉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玉林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闻药香听传奇 药博会里的中医药文化)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