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赖新云通讯员胡亮李晚昌) 近日,经过数月的协调,私家车主李升(化名)终于得到了商家的承诺———承担其汽车故障修复的全部费用。不过,因频繁奔波于梧州、玉林两地,李升已经花费了6000多元。
去年12月,李升花费约25万元,在玉林某品牌汽车4S店购买了某知名品牌小车。岂料,今年5月,车子突然开不动了。随后,4S店工作人员将车拉回玉林检查,发现小车发动机喷油嘴等零部件严重损坏,李升当即要求商家修复损坏零部件。
然而,商家认为,喷油嘴等零部件损坏的原因,主要在于汽油质量不过关,责任不在商家,因此拒绝负担相关费用。“买车不到半年、行驶公路里程相当有限,车辆零部件受损老化的几率应该不高,况且自己都是到正规加油站加油,怎么可能是汽油使用不当引起的问题。”想到这些,李升便向加油站提取了所加批次汽油的质检报告,该报告显示油料批次不存在质量问题。
然而,汽车销售商认为,加油企业自己出具的质检报告,客观性值得怀疑,因此不予采纳。和销售商协商之后,李升请第三方检测机构,在汽车油缸内抽样进行检查,检查结果显示:汽油质量合格,不存在致车辆发动机损坏的质量问题。考虑到维修成本高达3万多元,而且自主维权存在困难。此时,李升在根据第三方检测报告向销售商索赔的同时,向市消费者协会提出维权申请。
由于汽车销售地远在玉林,市消协先与当地工商部门联系沟通,争取当地的配合与支持,同时联系该品牌汽车总部。经过长达数月的多方协调,汽车销售商最后同意负担汽车故障修复的全部费用,但李升已为此次维权花费了6000多元。
李升的遭遇,也使外地购车维权难的话题进入众人视野。近年来,梧州汽车市场升温,吸引不少品牌汽车4S店入驻,但仍有不少市民选择到外地购车,而李升的维权经历也并非特例。尽管维权成功,但为减少维权风险,市工商局有关负责人建议,市民购车最好尽量选择本地的品牌4S店。此外,应妥善保留购车合同、商家的保修承诺等书面票据,以便在出现购车纠纷时作为维权凭证。
新闻推荐
由梧州市市场建设管理中心承建的新城农贸市场升级改造项目工程,自2012年8月25日开工至2012年10月29日完工验收合格,在施工期间,施工队伍的工资均按合同规定按时足额发放。公示期2015年1 月20 日至2...
玉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玉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