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新闻 横山新闻 神木新闻 府谷新闻 靖边新闻 定边新闻 绥德新闻 米脂新闻 佳县新闻 吴堡新闻 清涧新闻 子洲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榆林市 > 榆林新闻 > 正文

榆林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民生情怀 阅读让软实力“硬”起来

来源:陕西日报 2015-01-21 19:13   https://www.yybnet.net/

在榆林,诵读成了很多学生的一种习惯 黄鹏摄

2014年9月21日,“阅读,让榆林更文明”2014榆林金秋读书月活动举行——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读书活动,倡导阅读理念,弘扬阅读文化,营造阅读氛围,让读书学习成为榆林市民群众自发追求的一种生活方式和自我发展的一种内在需求,培育现代生活方式,养成现代文明行为,提高市民综合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为榆林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文明榆林、诚信榆林、幸福榆林”目标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和良好的人文环境。

这仅仅是“书香榆林”活动的一个缩影。在榆林,“阅读,让榆林更文明”已成为一种崭新的文化现象。从旨在提高全市干部素质设立的“榆林大讲堂”的场场爆满,到边远山区“农家书屋”传出的琅琅书声,再到广场、公园里诵读国学经典的如潮人流,都使人真切地感受到一个“学习的榆林”正呈现在世人面前。

行动中的“书香榆林”建设工程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榆林已成为西部地区成长性、带动性和辐射性最强的经济区域之一,成为陕西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然而,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榆林也面临着发展不平衡、发展不协调、发展不可持续等问题。为给榆林经济社会实现科学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思想保障和智力支持,榆林市委、市政府决定打造“书香榆林”,将榆林建成一座“书香满溢的城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书香机关、书香企业、书香社区、书香新村、书香军营、书香家庭、书香广场、书香公园、书香门店”等书香阵地建设,营造浓厚的全民读书氛围。

榆林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关于打造“书香榆林”提升全民文化素质的实施纲要》。《纲要》提出了打造“书香榆林”的总体目标:以全面提高市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目标,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促进榆林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书香榆林”读书学习活动开展以来,一个“阅读,让榆林更文明”的良好氛围开始在榆林形成。据介绍,2014年开展的“阅读,让榆林更文明”主题阅读活动重点开展阅读“三本书”活动,即每人每年至少阅读一本理论书、一本业务书、一本中华传统文化书;开展榆林名家名作推荐、阅读和赏析活动,推荐评选10部优秀榆林籍名家名作。同时,开展“阅读,让榆林更文明”优秀图书展销系列活动,组织全市各书店开展优秀图书展销;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主题征文活动。通过曲艺、小戏、小品等艺术形式,表达全市党员走群众路线,反对“四风”,投身“书香榆林、文明榆林、幸福榆林”建设,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主题征文活动;开展“阅读,让榆林更文明”经典诵读系列活动。组织中小学生举行中华经典诵读比赛活动,举办“中国梦·榆林情”2014“我们的节日——中秋”诗词朗诵晚会;举办“中国梦·榆林美”第三届书香榆林学生数字图书读书大赛。引导青少年用文章记录和表达爱国之心、强国之愿、报国之志;开展以职工书屋建设和“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为载体的“中国梦·劳动美”全市职工好书阅读系列活动;组织开展“奉献爱心·阳光真情”捐书活动,呼吁更多的市民为贫困山区的孩子们捐书;举办“文明榆林·魅力榆林”摄影和书画作品展,集中展出“魅力榆林”摄影大赛、“文明榆林”摄影大赛获奖作品和征集到的优秀书画作品,展示榆林市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精神文明建设和文明城市创建的成果;开展“家风家教大家谈”和“书香家庭”访谈系列活动,围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和家与个人、家与社会、家与国家的关系,围绕家风、民风、政风、党风开展访谈活动;开展“我最喜爱的家庭教育书籍”评选活动,营造家庭阅读氛围,提升全市家庭“为国教子,以德育人”的现代家庭教育理念。

在古色古香的榆林古城步行街,新华书店、读者图书超市等十几家书店将此变成了书香一条街。住在附近的白领高伟平时工作忙,但他周末或节假日很喜欢到书店看看书,“现在的城市生活压力很大,绝大多数人都在为工作、生活奔波,疏于读书和学习。周末到这里看看书能静下心来思考许多,能让自己变得更沉静”高伟说。

“书香榆林”导引文明新风

“书香中国,我辈担当!书香榆林,我辈担当!书香我家,我辈担当!书能香我,我香人。”去年暑假的一个上午,在榆林世纪广场长廊上,不同年龄段的近40人在这样的主题声中开始了国学经典《易经》的诵读。

榆林市孔子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四书》推广普及导读义工刘彩霞告诉笔者,世纪广场长廊诵读至今已有7个年头。诵读在每年的寒暑假举行,诵读时间每天不少于3个小时。诵读者有学生,也有成年人,也有家长和孩子一起前来诵读。七年来,受教的孩子及成年人有近700名。诵读者普遍熟读弟子规、三字经、四书等,其中会背的孩子也不少。

15岁的白宇是其中一名小小的诵读者。从五年级开始,他就坚持诵读,如今已把《四书》近5万字读完。白宇告诉笔者,自己从小爱好国学,不断地接触国学让他领悟到很多道理。读完经典之后,最大的感受是性格变平和,遇事很冷静。

书香榆林建设使榆林人的文明素质得到了明显提高:好人好事多了起来,文明礼貌多了起来,谦谦君子多了起来,社会风气好了起来。

从成都来榆林投资的任宏艳女士讲了她经历的一件事。她在榆林一家酒店门口乘车时,不小心把一台便携式电脑忘在出租车里了。一个小时后,当她赶回酒店时,吃惊地发现,那位出租车司机已将电脑交给酒店总台保管,自己站在酒店门口一直等着她。任女士说,榆林不仅生活方便,更吸引她的是榆林人的文明、真诚。

“书香榆林”引领文化进步

在“书香榆林”读书活动的推动下,榆林文化建设好戏连台,文化产业发展显露生机。近年来,榆林市委、市政府先后制定实施了《中共榆林市委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实施意见》、《建设西部文化大市“十大工程”目标任务考核办法》、《榆林市文化改革发展三年规划纲要》、《榆林市关于打造陕北民歌文化品牌的实施方案》、《国家级陕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总体规划(榆林)》等文件,推动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

按照榆林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榆林市委宣传部在古城步行街上设立了榆林小曲、靖边跑驴、陕北剪纸、陕北道情、二人台等非遗传习所和非遗示范店,集展示、展演、传习为一体,起到了良好的文化引领示范作用。榆林市文广新局整理出版了两版《陕北民歌大全》,制作了《榆林小曲》、《陕北民歌》等文化遗产保护系列节目,委托中国唱片总公司制作《永远的信天游—榆林民歌印象》,为推进西部文化大市建设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随着《米脂婆姨绥德汉》、《边关烽火情》、《陕北启示录》、《枣乡情歌》、《大漠红柳》等一大批蕴含陕北民歌、秧歌、剪纸等陕北文化元素的影视剧、舞台剧在各种媒体、舞台纷纷亮相,受到全国乃至全球观众的青睐。由陕西省委宣传部和榆林市委、市政府联合打造的大型秧歌剧《米脂婆姨绥德汉》以浓郁的陕北风情征服了各个方面的观众,成为榆林乃至陕西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在日前揭晓的第七届陕西省艺术节获奖名单中,榆林市选送的《大漠红柳》、《陕北歌谣》等7部大戏全部获奖。榆林市演出剧目数量占全省参演剧目71部的10%,居全省各市之首。这是该市“书香榆林”、西部文化大市建设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也是榆林文化软实力的“硬”表现!

(余林)

新闻推荐

信息台 陕西省免费治疗4100例大骨节病患者

从2011年至2014年,国家投入专项资金,在陕西省的4个市11个县(区)共免费治疗成人大骨节病患者4100例。治疗采用营养软骨类、维生素及非甾体类止痛药三种组合,选择65岁以下,以大骨节病Ⅱ度病人为主,疗程3个...

榆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榆林这个家。

相关新闻:
欢乐腰鼓庆新春2015-02-19 19:08
猜你喜欢:
评论:(榆林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民生情怀 阅读让软实力“硬”起来)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