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新闻 横山新闻 神木新闻 府谷新闻 靖边新闻 定边新闻 绥德新闻 米脂新闻 佳县新闻 吴堡新闻 清涧新闻 子洲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榆林市 > 榆林新闻 > 正文

榆林:能源大市的“绿色”发展之路

来源:陕西日报 2016-01-27 20:05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王雄

“十二五”时期,榆林市委、市政府不断优化发展思路,确立了“创新引领、主动转型”的发展战略,努力实现由低层次资源开发向高端化资源经济转变,由单一性资源产业向多元化产业结构转变,由资源驱动式增长向创新型发展转变,加快了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步伐。在建设生态榆林、美丽榆林的同时,着力解决公共事业、公益基础、公共安全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全体社会成员共享发展成果,走出了一条能源大市的“绿色”发展之路。

逆势而上促转变

面对宏观经济持续下行,榆林市委、市政府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作为、迎难而上,积极适应新常态,妥善应对新挑战,推进特色优势产业提质增效,积极构建以煤为基的多联产体系,靖边45万吨煤油共炼、神华甲醇下游深加工、未来煤间接液化、安源煤焦油加氢等一批深度转化项目建成投产,新增工业产值180亿元,初步形成镁、甲醇、烯烃、煤制油、聚氯乙烯等一批基地级产业集群。

榆林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进府谷兴茂集团等一批企业兼并重组,促进困难民营企业转型升级,淘汰落后过剩产能。持续加大核心技术攻关,成立榆林煤化工产业升级技术研发中心,建成榆林高科企业孵化中心,组建红枣、马铃薯两个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兰炭多领域应用、技术攻关取得新突破,绒山羊基因工程育种形成全球最大的基因编辑绒山羊种群。榆林市专利申请和授权数量分别达到1170件和830件,均创历史新高。

持续壮大新能源产业,该市光伏、风电装机容量已达到180万千瓦,开工建设的65个新能源项目装机达443万千瓦,即将开工建设的22个项目装机达107万千瓦。

在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榆林的绿色发展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绩:“十二五”时期,榆林非煤产业快速发展,百万千瓦风电基地提前建成,金属镁、羊毛防寒服产量分别占到全国的45.3%和80%,旅游收入增长了240%;以经营羊绒等相关产业为主的陕西通海羊绒制品有限公司在新三板挂牌,实现了榆林上市企业零的突破。榆林国民经济平稳增长,经济总量、固定资产投资、地方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速分别达到9.8%、7.5%、18.4%、10.8%,分别是“十一五”末的1.7倍、1.4倍、2.1倍、1.67倍。

 为民筑座生态城

自2012年启动实施“三年植绿大行动”以来,榆林市先后重点实施了环榆林城防护林带、城市绿化、飞播治沙、千里绿色长廊建设、能源开采企业绿化、千村万户绿化、河流水系绿化、林业产业化建设等八大林业重点工程,累计完成造林322万亩。

2013年,榆林市启动了省级生态园林城市及国家级园林城市创建工作,加快了改善生态环境的步伐。以新210国道榆林城区过境线、绕城快速干道、榆林西南新区主干道路防护林带为骨架,辐射榆林机场专线、榆阳区东沙大道、榆麻、榆沙、榆常运煤专线、汽车产业园、农科示范园、麻黄梁工业园、青云寺景区等道路、园区、景区,在榆林城区外围初步建成了100多公里长的防护林带。经过几年努力,榆林市先后被命名为“省级卫生城市”、“省级园林城市”、“省级环保模范城市”、“省级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今年1月20日,榆林市通过省级生态园林城市考核验收,一个生态宜居的榆林城市格局初步形成。

据介绍,“十二五”时期,榆林生态环境显著改善。累计投入65亿元实施了“三年植绿大行动”,新增造林面积306.68万亩,建成绿色长廊1600多公里;累计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153平方公里;北部6县区纳入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人民喝到了更干净的水、呼吸到更新鲜的空气。

如今,从“陕西北大门”府谷到“全秦要户”清涧,从“三边”到晋陕峡谷,从城市到乡村,塞北大地处处披上了绿装。实现了由黄变绿的历史性转变。在塞上榆林,“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秀美景色正在这里重现,榆林人民翘首企盼的“塞上生态名市”雏形初显。

民生建设无小事

对正在带领全市干部群众向“幸福榆林”前行的榆林市委、市政府来说,富民产业培育、重点项目建设是大事,而民生问题也无小事,百姓安危冷暖时刻挂在他们心上。

榆林市委、市政府大手笔实施“百亿教育强市工程”,全面启动榆林城区学校建设项目。“十二五”期间,在榆林城区新建、改扩建45所学校,全部建成投用后,新增学位62520个。支持已有85年历史的榆林市第二医院迁建,建成一所用现代医疗设备装备、现代医疗技术引导、现代组织结构管理的大型现代化综合医院。这些只是榆林市改善医疗卫生条件的一个缩影。

“十二五”时期,榆林民生水平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前列,实现了义务教育零收费和15年免费教育,累计投入资金45.2亿元,组织实施5大类112个市政项目,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道路里程、绿化面积、学校学位数量、医院新增床位实现“五个翻番”;“一主三副”城镇群格局全面形成,进入以城镇社会为主的新的历史阶段;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显著改善,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快转型,成为全国马铃薯生产第三大市、全国非牧区第一养羊大市和全国山羊绒产量第一大市;“扶南”调整为“振南”,确立了“四位一体”帮扶模式,累计投入振南资金17亿元,南部县经济实力显著提升。扶贫攻坚稳步推进,累计实现54.64万人脱贫。

2015年11月,在“第三届中国民生发展论坛”上发布的“2015年中国民生发展报告”选出2015中国地级市民生发展100强,榆林入选百强,排名第67位。

新闻推荐

胡志强当选榆林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尉俊东当选榆林市人民政府市长

本报讯(记者鲁明志)3月25日上午,在榆林市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胡志强当选榆林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尉俊东当选榆林市人民政府市长。...

榆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榆林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纸上的舞动2016-02-26 18:15
评论:(榆林:能源大市的“绿色”发展之路)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