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他来自湖南,因而自称湖南锈才(曾用笔名“江南烟雨”发表诗歌)。而事实上,他在玉林扎根多年了,并且与我们这帮玉林诗友成了兄弟。只是每每读他的诗,总觉得他笔下那些村庄、牛羊,都那么遥远,却是别样的风景。我知道,他是在怀想自己的故乡,那个叫膀子村的小小村落。因而,在我们这帮诗朋酒友中,他成了一个很特别的人——他也许将终生远离自己的故乡,也许将终生做着这样的怀乡梦。
写故乡的纯净,写爱情的美好
“我愿回到童年故乡的蒸水河去/那里梦中也溪水潺潺草美水清/溪边除了早读的我/溪水里,还有头扎羊角辫的小姑娘/和她咩咩乱叫小羊的美丽倒影。”
这样清新的语言描绘出一个童话般美好的故乡,描绘出一个成年人对于承载了自己美好童年的故土的深切怀念。写故乡的美好,在湖南锈才的诗里还有很多。
与写故乡一样,湖南锈才写爱情的很多诗,亦是绿色、无污染的:
“让春风在一夜之间,铺一条浩渺无边的七彩绸缎/从我家乡,一个叫湖南邵东佘田桥的小村/一直铺到,你的家门/我要让鸟语和花香,做你的嫁妆……”
读着这样的诗句,我不禁想,诗人的内心竟然这样纯净,他能够在提笔写诗的时候,忘却那些纷繁复杂的世事,沉浸在温馨、和谐、宁静的美好中。
近年,网络诗歌,甚至包括《人民文学》在内,对入木三分、力透纸背的现实主义题材很是看好,个人觉得,“不敢投稿”的湖南锈才,将作品在现实和诗意之间好好打磨一下,生命力是极强的,可以大胆向大刊物发起进攻。
前几年偶尔接触湖南锈才的诗歌,给我的印象是写法相对陈旧,语言不新,意象不奇,文本老套。此次看他的诗歌,让我读到了惊喜。
尴尬的写作难题
读了湖南锈才的诗集,发现他如今遇到了一个比较尴尬的写作难题:如果他坚持写纯净、无污染的诗歌,比如写故乡、写爱情、写月夜、写与表妹的青梅竹马等,这种诗好读,也许是真正的好诗,却难发表,因为这样写的人太多了。前不久看到一个诗歌观念:乡土诗=“想吐诗”,老土。
但如果他的诗一味“脱胎换骨”求新求异,让人不敢相认的话,那么对他的诗歌风格的形成,会有影响。
不过湖南锈才说,“再不抓紧写诗,就老了。”他从2012年开始,写诗才真正进入了状态,几呈“井喷”之势:短短几年时间,他已经在《诗刊》、《星星》、《作品》、《诗歌月刊》、《中国诗歌》等刊物发表作品。
希望诗兄弟湖南锈才在追求诗歌数量、质量的基础上,逐步形成自己个性鲜明的写作风格,在诗坛上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子。
(琬琦,知名诗人,本名肖燕,广西作家协会会员,广西漆诗歌沙龙成员,曾获《诗刊》全国诗歌大赛一等奖、广西青年文学奖。出版有诗集《远处的波浪》。)
新闻推荐
...
玉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玉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