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准绳"让"风情啤酒街"变得更美好文化广场西路是玉林城区一条热闹的“夜宵街”,但原先它所导致的脏乱差也一度给城市管理带来难题。在今年年初的城区风貌改造中,这条街被定位为“风情啤酒街”,由政府对它进行了一番改造。如今,蜕变后的“风情啤酒街”已成为玉林一张靓丽的美食新名片,可口的美食、独特的异国风情的环境让前往这里消费的市民流连忘返。
“容貌”上去了,“气质”还需提升。为更好地规范广场西路“风情啤酒街”的管理,维护正常的经营秩序,集中展示玉林餐饮文化,提升文化广场整体形象,《玉林市文化广场西路风情啤酒街管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定》)应运而生,目前正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不得“越线”占道经营
根据玉林市将出台的《规定》,“风情啤酒街”管理工作由市城管执法局牵头,市政市容、公安、食药监、工商等部门配合,齐心协力做好。“风情啤酒街”范围内的所有临街店铺必须在指定的区域内(木板平台内)经营,严禁超区域占道经营。其营业时间规定为当天19:00至次日凌晨2:00。
《规定》明确,为了保持“风情啤酒街”环境整洁优美、秩序井然,临街店铺经营者必须符合如下要求:不得占用店铺外车道摆放物品,非经营时间不得在平台上擅自摆放、堆放不属于啤酒街统一配套设施外的物品;要引导顾客自觉有序停放好车辆,不得在平台上、店铺外车道上擅自乱停乱放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辆;外来机动车辆要自觉按照文化广场周边划定车位有序停放;靠店铺一面禁止停放摩托车、电瓶车、自行车;严格落实“一店一招”,不得擅自悬挂横幅广告、占道摆放灯箱及其它广告;不得在店铺外车道生火烧烤作业,在店铺内生火烧烤制作食品产生的油烟应当通过内设向上排烟管排出。
经营者肩负卫生、治安责任
经营者必须认真落实“门前三包”工作,自觉维护经营场所卫生,不得乱倒污水垃圾,污染地面。要设置干、湿两种类型垃圾容器分别装收生活垃圾、餐厨垃圾,并放置在环卫处指定收集点,不得乱扔乱堆到摊点经营范围以外的街道上,保持环境整洁,防止油渍污染。经营者负责指引顾客到附近公厕就厕。
经营者有责任对顾客就餐行为进行约束,主动维护“风情啤酒街”的治安秩序,有责任对大声喧哗的消费者进行劝阻制止,避免噪声扰民现象。有责任维护“风情啤酒街”经营范围内的木座椅、遮阳伞、路灯等设施。出现破损残缺和颜色脱落的由业主、经营者出资按原样修复,不得改变统一装饰风格。经营者还应提高消防意识,店内配置必要的消防器材和消防设施。
经营者、顾客不得在“风情啤酒街”内高声喧哗、划拳酗酒、打架斗殴、酗酒滋事,或出现其它不文明行为。
成功案例或将复制推广
“我们对‘风情啤酒街\’的管理采取了堵疏结合的方法,就目前来看,这种模式在治理城市乱象方面还算成功,下一步我们或将这样的模式复制推广。”市城管执法局工作人员介绍,“风情啤酒街”从之前乱摆乱卖、交通堵塞、市民投诉、城管堵截到如今的环境变化、交通顺畅,喜了市民乐了商家,这个“华丽转身”的背后,是玉林市“堵疏结合、科学管理、以人为本、服务民生”城市管理理念的具体体现,也是“城管”所追求的城市管理目标。
在这个过程中,“风情啤酒街”的改变一直遵循民意,聆听群众的民主声音,无论是改造之初还是管理办法的出台,细微之处无不充溢着民意。比如《规定》定型之后,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支队、市交警支队、市环卫处、五里桥社区联合召开了文化广场西路“风情啤酒街”规范经营会议,与“风情啤酒街”15家经营户现场签订了《规范经营承诺书》,明确了“风情啤酒街”的管理规则,包括经营时间、放置物品要求、汽车停放、卫生管理等细则,以及城管、交警、环卫等相关单位的管理职责。
新闻推荐
...
玉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玉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