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新闻 横山新闻 神木新闻 府谷新闻 靖边新闻 定边新闻 绥德新闻 米脂新闻 佳县新闻 吴堡新闻 清涧新闻 子洲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榆林市 > 榆林新闻 > 正文

没有污染,省工省时,还能增肥地力—— 液态地膜,“白色污染”的“克星”

来源:陕西日报 2016-05-13 18:05   https://www.yybnet.net/

杨凌产的液态地膜,正在内蒙古赤峰市天山镇得到应用。 王志刚摄

   本报记者 王永锋

过去常用的白色“塑料地膜”,以保温保墒、提高农作物产量等诸多作用,被广泛用于农业生产中。规模化的连片种植,还使“白色地膜”形成蔚为壮观的别样风景,成为观光农业的“生力军”。

然而,“塑料地膜”在为农作物丰产和农民增收作出贡献的同时,也带来难于降解的严重的土地“白色污染”,这一“老大难”问题,成为人们挥之不去的“痛点”,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那么,“白色污染”有无“克星”?回答是肯定的!其实,陕西省早在16年前就研制出宜降解、可肥地的液态地膜,但由于人们认识不到位等原因,时至今日,使用者依然寥寥无几,推广异常缓慢。

  神奇的液态地膜,土壤的“改良剂”

在液态地膜的研发上,陕西是全国最早研制成功的省份之一。

1997年,杨凌明瑞生态科技有限公司,便致力于液态地膜的研制,经过与西北农林科大等院校合作和3年多的技术攻关,于2000年研制成功新型液态地膜。截至目前,全省仅此一家获得成功,全国也寥寥无几。

“液态地膜在改善作物生长环境的同时,既提高了土壤有机质,保护了土地,又解决了‘白色污染’这一老大难问题。”5月6日,杨凌明瑞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于闽说,液态地膜在具备塑料地膜的吸热增温、保墒、保苗外,强效的黏附能力,还提高了土壤微粒的毛管作用,改善土壤的通透性,成为土壤的“改良剂”。

令人称奇的是,液态地膜不仅不会造成“白色污染”,还会在光、热和土壤中的微生物作用下,3个月后自动完全降解。更为神奇的是,降解后的地膜,会变成腐殖酸类有机肥,具有刺激植物生长发育、增加作物的抗逆性、改善植物的营养状况等功效,还能提高土壤的保肥、保水能力,改善土地因长期使用化肥引起的土壤板结等问题。

与普通的白色塑料地膜相比,目前液态地膜呈黑褐色,其最大特点就是操作简单,省时省工。喷施液态地膜,作物可自然出苗,不用人工引苗放苗,大大降低了劳动成本和强度。据悉,液态地膜每亩费用70多元,虽然比塑料地膜多出30多元,但若刨去人工成本,每亩的总费用与塑料地膜不差上下。

 墙内开花墙外红,省内外订单反差大

今年开春,河南省南阳市一农业合作社联系到于闽,计划对当地6000亩土地使用液态地膜,前期先购买了1000公斤,在100亩土地上进行试用。

作为一项新产品,液态地膜在研发推广的道路上,并非一帆风顺。产品上市伊始,自身也存在着因黏度大导致喷头易堵、抗雨水冲击能力低的难题。经过技术攻关,这些问题均在2015年得到解决。

为了让更多人认识和使用液态地膜,杨凌明瑞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曾在农林卫视作了专题宣传,随后咨询、订购的客商源源不断。如今,于闽的液态地膜已销售黑龙江、吉林、辽宁、新疆、河南、四川等多地,被广泛用于玉米、土豆、花生等农作物生产,每年销售量在500至600吨之间,年销售额1000万元以上。

由于喷施液态地膜需用机械和压力泵,所以适用范围为地势较为平坦、机械可驶入的土地,使用者大都为种植大户、合作社等集中连片的土地。也有部分群众使用在菜地和葡萄等作物上。让于闽费解的是,液态地膜作为在全国最早研发出的陕西本土产品,目前订单外省居多,本省却寥寥无几。虽然多年来公司也一直与陕西有关县区和合作社广泛联系,但成效始终不尽如人意。

对于这种“墙内开花墙外红”的现象,于闽自嘲地分析,“土地零散、集约化程度不高,是液态地膜在陕西推广缓慢的主要因素。除此之外,群众对液态地膜的认识还不到位。”虽然之前曾与有些县区洽谈合作,但均在最后实施阶段遭遇搁浅。

 杜绝“白色污染”,液态地膜前景广阔

在采访于闽时,他的手机响个不停,还不断收到来自四川凉山州等地的短信,要求订购液态地膜。“凉山州的这个客户,是种植蔬菜的,从2013年起就使用公司的液态膜,每年都在我这里订货。”于闽说,自技术难题攻破后,公司订单越来越多。

据了解,除了在农作物上使用外,液态地膜还在植树造林中得到试验。产品研发成功后,曾在榆林市榆阳区的300多亩植树造林上进行试用,将液态地膜喷施在树坑周边,不仅保温,雨水还能渗入,保水、御寒能力强。经过4年的试验,2005年省林业厅与省科技厅作了成果鉴定,评价液态地膜为国内先进。2006年“新型液态地膜研制及在农林领域的应用”项目,获省林业厅科技成果二等奖。

无论是农作物还是造林,液态地膜对其出苗率、高成活率、生长发育都有明显的改善。

在我国,液态地膜发起于上世纪90年代末,但时至今日,却没有得到有效推广。以杨凌明瑞生态科技有限公司为例,虽然产品覆盖范围大,涉及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但总体使用量还是微乎其微。

“现在很多群众对液态地膜不了解,但从长远看,塑料地膜因‘白色污染’肯定会被淘汰,这只是时间问题。”于闽坚信,绿色发展理念,将为液态地膜的推广使用带来新机遇。随着土地流转和集约化发展,液态地膜这一“革命性”的新产品,必将会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认可,其广阔前景将无可限量。

新闻推荐

“榆林国税工匠人”评选活动引领正能量

本报讯(记者杨华)把奋斗在一线扎实工作、严谨认真、顽强拼搏的先进典型代表从幕后推向台前,传播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从5月份起,榆林市国税局在全系统启动“榆林国税工匠人”评选活动,以“工匠精神”引...

榆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榆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没有污染,省工省时,还能增肥地力—— 液态地膜,“白色污染”的“克星”)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