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唤起各国政府和人民对病毒性肝炎防治工作的关注和重视,2010年世界卫生大会通过决议将每年7月28日设立为“世界肝炎日”。2016年7月28日是第6个“世界肝炎日”。今年的活动主题为“了解肝炎立刻行动”。为此,记者采访了玉林市中医院肝胆病科主任陆石俊。
病毒性肝炎位居传染病发病之首
据陆主任介绍,目前最常见的肝炎为病毒感染的肝炎,即病毒性肝炎。我国法定传染病系统每年报告超过130万例病毒性肝炎病例,占报告总病例数的三分之一,而病毒性肝炎位居传染病发病之首,其中乙肝占所有肝炎病例的80%。
同时,病毒性肝炎也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大多数患有慢性乙肝或慢性丙肝的人没有意识到,他们一直是病毒的携带者。因此,肝炎在这部分人身上发展成严重的慢性肝脏疾病的风险极高,而且他们可在不知不觉中向其他人传播病毒。世卫组织最新数据显示,病毒性肝炎每年造成140万例死亡,全球共有20亿人感染肝炎病毒,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与病毒性肝炎相关的疾病,其中最常见的是肝硬化和肝癌。
乙肝和丙肝病毒主要的传播方式是血液传播,输血时使用被病毒感染的血液、注射药物时使用被病毒感染的针头、非安全的性行为和母婴渠道都可以传播肝炎病毒。陆主任表示,有效的疫苗和治疗方法可防治乙肝病毒,针对丙肝病毒虽未有疫苗,但治疗方法近两年来进展显著,“经过有效的药物治疗,90%以上的丙肝患者都是可以治愈的”。
酒精肝、脂肪肝发病呈上升趋势
除了病毒性肝炎之外,长期过量饮酒会加重肝脏负担,使肝细胞受损变性,医学上称之为“酒精肝”。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交圈的扩大,由于饮酒导致酒精肝的发生率呈明显上升趋势。陆主任告诉记者,轻度的酒精性肝患者常无自觉症状,严重者则有食欲下降、恶心、腹胀、黄疸或腹水等临床表现。
长期酗酒者还可能会影响脂肪代谢,引起脂肪肝,严重者可使肝细胞变性、坏死、纤维组织增生而致“肝硬化”,所以,酒精肝、脂肪肝也成为不容忽视的隐形杀手。
“很多患者对脂肪肝并不在意,认为那只是一种‘富贵病\’,无需治疗”,陆主任解释,事实并非如此。脂肪肝对人体的健康甚至对人的寿命都有着直接的影响,脂肪肝的危害不仅局限于肝脏,与肥胖相关的脂肪肝对全身的影响比肝病本身更严重,尤其容易引起代谢综合征。也有说法,脂肪肝是糖尿病的“后备军”,心脑血管疾病的“温床”。
警惕药物肝
药物也是肝损害的重要病因之一。陆主任就接诊过不少由于听信偏方,乱服药物导致的急性药物肝患者——“之前有一个30多岁的患者,由于血脂高,听人说牛甘草根可以降血脂,连续喝了两回后浑身酸软无力,到医院检查发现转氨酶高达1000(正常的转氨酶水平在1-40之间),确诊为重症肝炎。”
肝脏是人体的“解毒工厂”,药物在肝脏内的浓度与其他器官比要高很多。如果用药剂量过大、忽视适应症且疗程和搭配不合理,药物在代谢分解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成分会对肝脏造成损害,“是药三分毒”的说法就是由此而来。所以,陆主任提醒市民,不确定的药物,服用之前最好先咨询医生,遵医嘱服用。
新闻推荐
...
玉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玉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