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予涵
5月20日,ofo无桩共享小黄车正式在榆林上线。榆林汽车南站对面,一排排崭新的小黄车停靠在人行道上,吸引了不少人眼球。微信朋友圈里有人欢呼:榆林终于迎来了共享经济。
共享经济的术语,最早由美国人1978年提出,而共享经济的火爆却是近几年的事。2016年3月1日,由国家发改委等10个部门制定的《关于促进绿色消费的指导意见》提出,支持发展共享经济,鼓励个人闲置资源有效利用,有序发展网络预约拼车、自有车辆租赁、民宿出租、旧物交换利用等,创新监管方式,完善信用体系。
共享经济在大多数时候,就是分时租赁,利用互联网平台提供共享服务,比传统的租赁服务更为方便,特别是更容易取用和归还。在我国,最早出现的是共享单车,之后,各种共享产品层出不穷:共享汽车、共享雨伞、共享充电宝、共享篮球、共享车位、共享住宿、共享衣橱、共享图书,甚至共享手机等,共享经济已成为都市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中国分享经济发展报告2017》显示,2016年,我国分享经济市场交易额约为34520亿元,参与者总人数达到6亿人。报告预测,未来几年,我国分享经济将保持年均40%左右的高速增长。
共享经济正在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理念,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即需即用。然而,共享经济究竟能走多远?就目前来看,一哄而上的共享平台,几乎没有赢利的,连最火的摩拜、ofo等,目前也没有找到持续赢利点。有人担心,微薄的租金、高昂的维护成本以及押金带来的巨大资金沉淀等,或许难以长久维持;有人怀疑,共享是个筐,啥都往里装;有人质疑,借共享之名,行租赁之实。
面对汹涌而来的共享经济,我们一定要头脑冷静,认真对待。首先,不能滥用概念,给所有产品打上共享经济的标签,特别是一些年轻的创业者,切莫过度迷恋,把它当成万能模式。其次,共享经济对人的素质要求更高。共享经济改变了传统产业的运行环境,形成了一种新的供给模式和交易关系,有效监督相对较弱,因此,更需要人们素质的提高。
中国互联网协会研究中心秘书长胡钢认为,真正的共享经济,应当是全民共同创造、共同享受改革和进步的成果。所以,面对这一新型经济模式,我们一定要清醒认识、理智对待,以一颗平常心去迎接共享经济的到来。
新闻推荐
——榆林市榆阳区安崖办事处利用光伏发电产业助力扶贫攻坚纪实记者在杨会塔村了解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记者许鹏“这几年,我们村的变化可不小,村里修了路、架了桥,打通...
榆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榆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