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新闻 横山新闻 神木新闻 府谷新闻 靖边新闻 定边新闻 绥德新闻 米脂新闻 佳县新闻 吴堡新闻 清涧新闻 子洲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榆林市 > 榆林新闻 > 正文

“三个美丽”建设让农民笑开颜 ——榆阳区用活“三项机制”推进“追赶超越”系列报道之十

来源:陕西日报 2017-05-27 06:30   https://www.yybnet.net/
榆阳区鱼河峁镇黄崖窑村。

????黄崖窑村农民农闲时在文化广场上聊天。

????金鸡滩镇成片的农田。

????赵家峁游人络绎不绝。

古塔镇黄家圪崂村。

 张锦国 王森 张利平 党列梅

 “去年,榆阳区大力实施环境整治、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五大工程,整合各类资金项目,重点打造什拉滩等20个美丽宜居示范村,形成特色鲜明、各美其美的新型村落。加大政策引导力度,完善农居样板设计,新建500个美丽农居示范户,实施400户农村危房改造,启动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创建活动,推动农村移风易俗,提高农村文明水平。”榆阳区区长贺利贵说。

  去年以来,榆阳区深入推进美丽小镇建设,启动实施金鸡滩等6个重点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完成投资6000多万元,有效提升了集镇承载能力。深入推进美丽村庄建设,建成古塔黄家圪崂等13个中省市命名的美丽宜居示范村。深入推进美丽农居建设,整合资金1000万元,实施美丽农居示范户和危房改造1000户,树起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新样板,大大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

  重点突破——建设塞上风情小镇

  近日,笔者前往金鸡滩镇看到,街道宽敞干净,一改往日的脏、乱、差。

  “虽然这里有着丰富的煤炭资源,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也使这里的人们受益不少,但居住的环境十分艰苦,空气污染、环境脏乱,现在镇上的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环境卫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金鸡滩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美丽小镇。”金鸡滩镇镇长王波说。

  省级重点镇镇川镇、市级重点镇金鸡滩镇要按照省市的要求,精心实施,率先建成美丽小镇;鱼河、小壕兔、巴拉素镇列为区级重点镇,予以重点扶持。

  该区为了促进乡镇各村社会事业均衡化发展,大力实施农村公路联网、农村饮用水安全等工程项目,切实完善农村文化教育卫生设施。同时统筹推进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建成集管理、教育、服务、活动等功能为一体的农村服务中心,加速构建公共服务体系。广泛推进社保救助,积极组织实施新农村合作医疗、居家养老服务和农村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等制度,做到低保对象应保尽保。

  典型带动——建设产业富集乡村

  走进榆阳区黄崖窑村,典型的黄土沟壑中错落有致地坐落着一排排改造后的房屋,房屋建筑保留着传统的窑洞形式,与上世纪遗留的一孔孔破落陈旧的窑洞截然不同的是家家户户水泥屋顶、灰瓦红墙,一个个屋顶摆放着太阳能热水器。宽阔的柏油马路两旁绿树成荫,休闲小广场上健身器材、凉亭座椅应有尽有,整个村子处处散发着农村与现代结合的气息。

  近年来,黄崖窑村不断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的步伐,村庄道路、供水排水、绿化亮化、文娱广场、危房改造、阵地建设、农田整治、节水灌溉……一项项生产生活类基础设施依次建成,整个村庄环境改善,设施提升,逐步成为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乡村。

  和黄崖窑村不同的是,牛家梁镇什拉滩村呈现出的完全是一派现代风格,一幢幢整整齐齐的小别墅映入眼帘,屋内部各类家具齐全,屋外布置着花园、喷泉、广场等,设施齐全,景色迷人,住在这里仿佛度假一般。

  黄崖窑村和什拉滩村实现翻天覆地的变化,只是该区诸多美丽乡村建设的缩影。

  优美的环境是农民生活的基本需要,农村的产业发展才是确保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黄崖窑村为传统的农牧性村庄,依托村庄现有的农业、林业、畜牧业基础,深挖潜力,做精农、林、畜产业,结合村庄景观(农牧景观、自然风景、庙宇景观)发展旅游业等第三产业。以全力打造美丽乡村为目标,鼓励引导致富能人回村创业,努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健全完善民生保障机制,促进农民创业增收,农业优势产业进一步发展,农村经济继续保持较好增长势头,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黄崖窑村逐步完成小杂粮基地、采摘区、核桃区、枣区、养殖区、农家乐等建设。

  和黄崖窑村产业发展模式不同的还有寺伙沟一村一品型,黄家圪崂返乡创业型,什拉滩企地共建型等一大批各具特色的样板村。集中扶持优质小杂粮、马铃薯、大棚蔬菜等特色产业。全区农业产业以“六大园区”建设为平台,促进农业集约化、标准化和产业化经营。鼓励和引导农民从事农产品加工、农家乐等二、三产业,大力发展“一村一品”、家庭农场、乡村休闲旅游等特色产业。扎实推进低收入农户收入倍增计划、异地搬迁和新型农民培训等工程,完善土地流转机制,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盘活和经营好房屋、山场、林地等集体资产,探索建立宅基地收储和管理等制度,发展集体经济,实现村级集体经济较快增长,建设成产业富集乡村。

  示范引导——建设环境舒适农居

  走进巴拉素镇巴拉素村,美丽农居成了村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红色的彩钢屋顶,全部粉刷一新的门面墙、围墙美观整洁,“现在房屋改造过后,下雨再不用担心漏水了,房屋比原来好看又舒适。一共花了2万元,政府还给补助7000元。”村民赵子国高兴地说。据了解,该区向农户提供了10套美丽农居样板,现在巴拉素村已经有不少农户被带动开始新建或是改造美丽农居。

  该区计划今年新建美丽农居500户,实施旧居改造400户,大力推进气化榆阳工程,深入开展环境卫生集中连片整治工作,不断完善农村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让农民生活得更加舒适便捷。

  据悉,美丽农居建设奖补对象要求必须是榆阳区各乡镇(镇办事处)居住的农户(户籍在榆阳区);符合农村村民集体土地建宅法律法规,村委会、乡镇(镇办事处)研究同意,土地、住建等相关部门审核手续齐全的农户;有经济来源,自愿按《实施方案》修建的农户。新建示范户按照建筑面积每平方米补助建设资金100元,最高补助标准每户不超2万元,重点奖补规划科学,风格式样一致,建设相对集中的示范户。旧居改造户均0.5-1万元左右,重点奖补统一规划、整村(组)或集中连片改造的村组农户。奖补资金实行“完工结算”报账方式,即项目竣工验收合格后,农居建设示范户凭资金报账资料,报区委农工部审核,审核合格后,将资金拨入所在乡镇账户,农居建设示范户凭项目竣工验收合格表领取。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三个美丽”工程的建设,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也越来越高。笔者了解到,各村镇也加大对文化资金的投入,不仅向村民提供秧歌器材设备,还建设了图书室、文化广场,使村民也像城里人一样有了自己的休闲活动场所,为村民的幸福生活增添了不少色彩。

  “现在村里有了秧歌设备,农闲时就组织村民们一起扭秧歌,别提有多热闹了,日子也越过越有味儿了。”74岁的黄崖窑村村民王怀才激动地告诉笔者。

  建设文明家园——让群众乐在其中

  加强集镇、村庄、农居建设的同时,榆阳区更加注重农村的“灵魂”和“精神”建设。

  该区整合各类资金为15个“示范村”硬化、美化、亮化、绿化乡村文明街道12条,粉刷墙面9000多平方米,绘制文化宣传牌290块。文化、体育等相关部门整合专项资金为示范村配齐了广播、图书、体育器材等文化活动设备310套(件),电脑45台,涉农图书30000册。

  去年以来,15家文明单位积极开展了结对帮扶工作,共举办技术培训7场,现场指导文明创建28场(次),帮扶经费40多万元。团委、妇联、文联、科协等群团组织,立足自身优势把所联系的群体力量发动起来,用“软实力”为“三个美丽”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全年举办各类道德实践活动120场(次),解决婚丧嫁娶大操大办,赌博酗酒、铺张浪费等各种陋习和矛盾21起。评选出好婆婆、好媳妇95人,村级各类好人210人,“十星级文明户”和“五好文明家庭”187户,设立和展出“善行义举榜”15块。

  “我们先后组织书画家和知名演员走进寨坬、黄崖窑、赵家峁村的文化广场,开展以‘核心价值观、厚德陕西、农村新风\’为主题的赠送书画和义演活动;道德讲堂已成为各村的常态化实践活动,红石桥、白舍牛滩、小纪汗村举办的道德讲堂形式新颖,内容丰富,让村中的好婆婆、好媳妇、致富能手讲述自己的故事,生动感人,效果明显。”区文明办副主任刘亚飞说。

新闻推荐

打造榆林老街文化底蕴

吕媛老街,老榆林人曾根植的地方。它在老榆林人心中不仅是一种珍贵的物质存在,更是抹不掉的情感记忆。要让旅游长盛不衰,文化底蕴是首要。老街的文化底蕴来自老榆林人。提起老榆林人,大家最多的一句话...

榆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榆林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三个美丽”建设让农民笑开颜 ——榆阳区用活“三项机制”推进“追赶超越”系列报道之十)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