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三林
今年,榆林市城市管理执法工作将以追赶超越为主线,紧紧围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总体目标,扎实开展“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专项行动,突出重点,破解难点,打造亮点,构建权责明晰、服务为先、管理优化、执法规范、安全有序的城市管理体制,推动城市管理走向城市治理,让人民群众对城市管理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
城市管理执法工作将坚持专项整治与日常监管相结合,全面推行网格化、精细化、常态化管理,针对重点时段、重点领域开展各类侧重点不同的专项整治。坚持铁腕执法,狠抓规划监察执法工作,始终保持对违法违规建设的高压打击态势和“零容忍”态度;进一步完善拆违控违机制,建立重心下移、分片治理、集中拆除的联合机制,确保发现一处拆除一处,规范一处带动一片。
市容市貌是文明城市的“脸面”,市容市貌的好坏关乎城市建设、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榆林市将拿出“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劲头,对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定期进行“回头望”,以“街面整洁、立面清爽、空间敞亮、环境优美”的标准,做到以点带面和示范引领,坚决遏制占道经营、出店经营、早夜市摊点等顽疾固症的反弹和蔓延。结合实际,合理规划设置便民服务中心和便民摊点,实行有效管理。
与此同时,榆林市继续打造特色门头牌匾街区,进一步修订完善榆林市户外广告体系专项规划、户外广告管理控制原则和设置规范,按照“依法、便民、规范、美观、安全、提质”的原则,强化户外广告、门头牌匾的审批管理,做好大型户外广告批前安全评估或拆前安全评估。今后,户外广告的设置,必须要与榆林市城市建设规划相结合,鼓励使用新媒体、新形式、新技术、新材料,提升户外广告设置档次和品位。门头牌匾设置要符合城市街区特色和城市美学要求,有机融入传统元素和现代元素特色,与周边人文景观、自然环境相协调,使门头牌匾设置成为市容环境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在城市管理执法工作中,榆林市将加大对渣土车运输规范管理,以在建项目工地为监管重点,实行建筑渣土源头管控责任制,并采取定点与流动检查相结合、宣传教育与严厉查处相结合的方式,强化以出土工地和消纳场所两端为点、指定运输路线为线的“两点一线”管理方式,通过GPS监控端全天候全过程跟踪渣土运输车辆,严查渣土车的抛洒滴漏和带泥上路行驶污染路面的违法违规行为。
榆林市城市管理执法工作还将加大禁烧烟煤、焚烧垃圾专项整治和夜间建筑施工噪声、商业噪声扰民、油烟污染集中整治,极力改善人居环境。同时还联合交警部门,加强静态交通秩序管理,综合治理非法占道停车及非法挪用、占用停车设施,确保城市交通更优化。
新闻推荐
舞蹈《蝴蝶》本报记者强继霞通讯员李一宁摄影报道5月29日晚,榆林剧院歌舞飞扬,由榆林市青少年宫举办的庆“六一”暨2017中国青少年宫文化艺术节节目选拔赛文艺晚会精彩上演。晚会在歌伴舞《山丹丹...
榆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榆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