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榆林小曲——叶万秀 家住老街万佛楼巷的叶万秀从小就喜欢跟着叔叔学乐器唱小曲,72岁的他至今依然保留着原汁原味的唱腔,一手扬琴演奏得美轮美奂,他的老伴儿也耳濡目染,爱上了榆林小曲。

剃头匠——杨智华 老街普济寺巷旁有位名叫杨智华的剃头匠,洗头、剃头、修面……十分钟不到他就剃好了一个头。从小开始学这手艺,30年的剃头经验让他声名远播。“这种手动剃刀吧,现在会用的人越来越少了,手艺失传了。”剃头作为正在消失的老行当,让他失落不已。

修表师傅——吕向正 在老街有名的吕二师巷有一位七旬的修表师傅:吕向正,他19岁开始学习修表,到现在已经有50多年的修表历史了。“现在修表的人不多了,来的基本都是老顾客。”吕师傅一边说一边将目镜戴上,用尖嘴镊在如发丝粗细的手表零件游丝间晃动,摆弄着手表中的零件。

老屋里的银匠——杨财 说起老街的“银匠”杨财,那可是家喻户晓,他家连续五辈都是银匠。如今89岁的他虽然已经不再做银饰,可这手艺已经传给了孙辈杨伟慧。经过他的研究创新,在不到20平方米的老屋里坚持手工制银也已30多年了。
文图/杨彬
老街是榆林最重要的历史,整条街道上大都是明清建筑,老街里的巷子名目繁多形态各异,一条巷子就是一个故事。在巷子深处,有着一群和老街一样有历史的手艺人,他们靠着传统手艺在这里生活,用自己的双手成就着自己的故事。
新闻推荐
心系组织 精钻业务
康庄,男,1945年12月出生,江苏连云港人,中共党员,榆林市农技中心原副主任,高级农艺师。2006年退休的康庄,在中科院大连物化所的支持下将榆林当地葡芋农家作物(俗称洋蔓荩)优选,并赴北京万富春森林资源公司选...
榆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榆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