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杨晓佼 本报记者 谢彩文
今年立冬后,细雨已生寒。7岁的小宇哭着跑到庭院一隅,站在爸爸最爱的那棵四季桂下,想看看桂花又开了没有。
小宇最后见到的爸爸29岁,大人们喜欢说的“80后”,名字叫周军,容县杨梅镇人,一名村镇兽医站副站长。
九轮春秋,周军的足迹遍布容县100多个村组;十载风雨,哪里有问题有困难他就奔忙在哪里。过度透支的心血和汗水,耗尽了他的生命;村民们依依不舍的泪珠,一串串汇作无字的碑文。周军还太年轻,走得太匆忙,放不下百村千组养殖户,顾不上幼子贤妻和高堂。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周军爱桂,周军更如桂,四季不争艳,幽香沁人心。
兽医周军
2007年隆冬夜,寒雨纷纷,容县石头镇村民多已闭户早睡,马广荣临上床前发现家里有头猪很不对劲。
“找周军!”马广荣想都没想,拨了个再熟悉不过的号码,这是养殖户有事随叫随到的“110”。拨号后马广荣又有点过意不去:周军家离这8公里远,天黑下雨路又滑,就为一头猪,让人家……
马广荣不知道,电话那头的周军,刚忙了一天检疫,水饭尚未进,接到电话马上骑着那辆破旧摩托车赶来,不顾一身湿泥,就忙着给病猪诊断打针。直到凌晨2时,周军才“突突突”在雨夜中离去。“给猪治了病,人可别病了……”马广荣感激之余更感到有点愧疚。
村民吴家裕说起周军,也是十分过意不去。他养的仔猪患高热症,周军一周来三次,给猪场做消毒防疫,却分文不收。“服务这样周到,我家猪场成活率由75%上升到98%,去年收入10多万元。”吴家裕说。
顶风冒雨寻常事,披星戴月算是“享受”了。一双磨破的皮鞋,一辆老旧的摩托车,一个沉沉的药箱,这样孤独而匆忙的行程,是周军无规律的经常性工作;进村入户为禽畜诊病治病,宣传动物防疫知识,凌晨定点屠宰检疫……是周军做不完的例行性事务;近的20来公里,远的60多公里,最偏远的乡镇是他跑得最多的地方。
为了六畜兴旺,为了农民富裕,兽医周军总是这样跑来跑去。
战士周军
生于8月1日建军节,周家给他取名为“军”。结果真的与军旅有缘——18岁参军,20岁退伍。 (下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唐群峰9月14日下午,坐在容县千秋村村民黄广全的小别墅门口,凉爽的秋风隐约间送来了对面柚林里的果香。漫山遍野的沙田柚在橙黄的秋阳下迅速成熟,只待最佳时节上市。黄广全40岁...
容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容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