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容县,有这么一支民歌队,他们以开朗而快乐的面貌,活跃在社区群众中,义务为民表演水上民歌,歌手们歌唱家乡的面貌,歌唱美好的生活,喜闻乐见的节目把观者带回到了遥远的船家生活年代。因此,乡亲们都喜欢称他们为“水上民歌队”。
“水上民歌队”的队员们以清脆的歌声、精彩的节目热闹了社区,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在活动现场,“水上民歌队”表演者们声情并茂的表演,把观众带回到当年水上人家的生活场景。演员们精彩而欢乐的表演,也赢得了观众的喜爱,阵阵掌声和喝彩声“爆送”给演出者们。
容县水上民歌队当初只以自娱自乐为主,队员们自备服装和道具,每一场演出都经过精心准备,因此逐渐打出了名声。社区的“粉丝”们特别喜欢听这些纯朴的民间歌谣,一听说有水上民歌队的演出,早早就围坐在一起,听那渐已久远的本地特色的水上民歌。
容县水上民歌,有着本地独特的历史文化,演出的节目富有民间风情。水上民歌题材丰富,多以叙事、叙景为主。有以唱河床(两岸)情景的《水路歌》;有以唱风景为主的《容县八大景》、《南门夜渡》、《十二月花》;有以叙事为主的《出嫁歌》、《出菜歌》、《十对鸟》等等。分为独唱、对唱、合唱等形式,唱腔舒畅自如,内容朗朗上口,一气呵成,旋律优美。
据该队领队人陈球芳介绍:容县水上民歌队参加演出的演员都是地地道道的容县渔家后人,他们从小就受到父母的熏陶,常常听父母在劳作之余哼起这些水上民歌。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随着容县水上运输公司体制的改革,往日的船队已不复存在。很多水上人家已搬迁到陆上居住,环境的变迁,那些记载着水上运输队和渔民生活历史的水上渔歌成为渐渐远去的美丽身影。“现在,会唱水上民歌的人越来越少了,容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濒临消失。”陈球芳遗憾地说。于是,在陈球芳的发起下,有着共同追求的队员们汇聚一起,让这些昔日的水上民歌再次在乡村在社区回响。
新闻推荐
...
容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容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