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已经接待了好几拨人,不下10桌啦!”每到周末,容县黎村镇太和村天堂山都涌来不少游客,在山顶上临时搭建的“游客食堂”满负荷运转。
“没有陈书记的‘吆喝\’,也不有太和村今天的热闹。”看着村里的变化,太和村村支书卢翎俭直乐呵。
卢翎俭所说的陈书记,名叫陈武,是玉林市安监局派驻容县黎村镇太和村党组织第一书记。正是他把太和村的实景山水“搬”到自己的微信“朋友圈”,让太和村“风景”声名远播,不仅“吆喝”来了游客,还引来了企业。
太和村是黎村镇最边远的一个高寒山村,距离容县城区60公里。全村有19个自然屯,人口2335人,是国家及自治区首批整村推进的贫困村,全村没有主导产业,无集体经济收入。
坐对一山青,村民的眼睛世世代代望穿大山,却望不到出路……2014年5月,上任伊始,陈武深感肩上的担子之重。
一段时间走访下来,他对太和村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这里自然生态资源非常丰富,天堂山上有上千亩天然云雾茶以及高山莲藕、蜂蜜、八角等,尤其是全村800多亩水田、耕地都是依山而建,登高远眺,风光旖旎的高山梯田奇景让人流连忘返。
“这些原生态的美景,就是最大的价值。只要把这‘山水文章\’做好,就能迈出脱贫路!”陈武萌生出在微信上“晒”太和村山水的想法。
2014年秋,一个丰收的季节。层层叠叠的梯田毫不谦逊地从大山的绿色中凸显出来,豆肥稻香,满山金黄……穿着运动鞋的陈武满山跑,用手机把太和村的“倩影”一一拍了下来,并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里分享了一条《容县黎村镇太和村梯田,媲美龙胜梯田》的消息。很快,这条消息被微友们广泛转发,并获得了许多点赞。
趁热打铁,陈武义务组织了一批“朋友圈”的微友,包括亲戚、机关里的公务员、私营企业的老板等,一起走进太和,登天堂山、观高山梯田,欣赏农家美景、体验独有的农家文化。“这是一个不错的开始。”陈武说,这次活动让微友们看到太和村的朴实和美丽的景致,都深感震撼,纷纷晒出自己的所见所闻,与更多人分享这美丽一刻。
除了人气,太和村的生态资源还引来了企业。2014年6月,在广州做茶叶生意的黄老板受邀到太和村考察、投资高山生态云雾茶项目。黄老板被太和村的环境、资源所折服。很快,广西容县天堂山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太和村成立,注册资金300万元,经营范围包括茶树果蔬种植加工、农产品加工包装销售、农业生态旅游等12项,项目计划投资金额达1.5亿元。目前,茶厂的建设已接近尾声,当下新培育的15万株茶苗也将大面积种植。
人多了,也带来了生机和财富。在采访中,记者在村口的一栋米黄色的小洋楼里,看见楼主吴金昌正在给来家里买蜂蜜的顾客装蜜,晶莹的百花蜜盛上来时,整个屋子洋溢着甜蜜芬芳的香味儿。今年60岁的吴金昌已经养蜂酿蜜十几年,“现在每周都有人来看梯田,走的时候,他们都喜欢带一点山里的东西回去,蜂蜜卖得特别快。”这些变化让吴金昌对未来有了新的期待,依托这良好生态资源带来的人气,越来越多像吴金昌一样的太和村人吃上了“旅游饭”。
新闻推荐
...
容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容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