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在6月19日以“面对面”形式,集中回复政协委员有关规划工作的18件提案后,6月25日,滕州市规划局又采取“面对面”的形式,对滕州市人大十七届三次会议期间人大代表提出的主要涉及“河道景观治理、城市形象塑造、城市道路交通、生态环境建设、城市亮化工程、基础设施配套”等等有关规划工作的7件建议一一进行了回复。滕州市人大主任杨位明,滕州市委常委、副市长程春常,滕州市人大副主任倪建刚等出席会议。
市人大主任杨位明在会上强调指出,人大代表们重点关注的大都是涉及群众利益的民生问题,这是人大代表们关心群众利益工作宗旨的集体体现,人大代表们对于建议回复满意与否,要实事求是,不能“被满意”。市规划局与人大代表“面对面”地交流,体现了对人大代表建议工作的高度重视,更体现了规划局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程春常在讲话时说,近年来,枣庄市的城乡规划工作,坚持以全域城镇化发展为引领,以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为目标,建立了“市、镇、村”三级规划决策监管网络,形成了“效率规划、精密规划、阳光规划、法治规划”为主要特色的审批监管体系。对下一步人大建议办理工作,他提出要求。首先要把人大建议办理工作作为促进城乡建设发展的首要任务。其次,要把人大建议办理工作作为推进“民生城建”工作的重要内容。第三,要把人大建议办理工作作为依法行政的必然要求。
市人大副主任倪建刚说,依照有关法律规定,提出议案、建议,是法律赋予人大代表的一项权利,也是人大代表履行职务的一种重要方式。因此,在建议办理前,要主动找代表沟通,了解代表的具体要求;办理中,要随时与代表保持联系,通报办理过程和进度;办理后,要邀请代表实地察看,征询意见,及时反馈落实情况。对难度较大或意见分歧较大的代表建议,要和提建议的代表面对面地商谈解决,从而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办理效率。
“市规划局是政府的好助手,解决了群众反映呼声最高的问题。对于规划局的做法和态度,我很满意。”受邀参会的人大代表李存立听过市规划局回复报告后说。(记者 焦兴田特约记者 张波 通讯员焦方进李东泽)
新闻推荐
本报讯日前,经市外侨办申报,由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批复,枣庄市实验学校正式成为“山东省华文教育基地”。 枣庄市实验学校是枣庄市第一所国立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学校,是枣庄市实施素质教...
枣庄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枣庄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